植物病害知识。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朝鲜褐球蚧病害防治》,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分布与危害分布东北、华北、西北。危害苹果属、樱属和绣线菊属等植物。形态特征雌成虫前期体卵形,背部突起,向后倾斜,下部凹入,从肛门向体背、侧有黑凹点4纵列,全体赭红色;产卵后死体球形,长、宽约4mm,高3-4mm,褐或亮褐色,向前和两侧高突,后半略平斜,其上留有黑凹点4纵列,触角6节;气门路上五格腺22-28个成1-2列,气门刺1-2根,锥状;缘毛细长,1列,毛间距离为缘毛长之一半或与之等长;肛环退化,仅为无孔无环毛的狭环,肛板端外侧有长毛4根,肛周体壁硬化而有网纹;多格腺在胸部腹面成群,在腹部腹面成横带,杯状腺分布在腹面亚缘区。雄成虫长约2mm,体淡棕红色,中胸盾片黑色,翅展约5.5mm;触角丝状,10节,腹末交尾器两侧各有白色长蜡毛1根。卵卵圆形,长约0.5mm,淡橘红色,覆白色蜡粉。若虫初孵椭圆形,长约0.5mm,橘红色,扁平,触角、足健全,腹末具尾毛1对;2龄若虫长椭圆形,长约1mm,体淡黄白色,扁平,背面覆盖半透明蜡壳,壳面有横纹9条。蛹长椭圆形,长约2mm,淡褐色。茧长椭圆形,蜡质,毛玻璃状。发生规律一年发生1代,以若虫在枝上越冬。寄生在枝干上为害。包头,春季寄主植物萌芽时开始为害,4月下旬至5月上中旬成虫羽化,雄成虫极少,孤雌卵生,5月中旬雌成虫产卵于体下,每头雌成虫产卵1000-2500粒,5月下旬若虫开始孵化,初孵若虫分散到嫩枝或叶背寄生,发育极缓慢,10月落叶前发育为2龄若虫,转移到枝条上固定越冬。天敌有长缘刷盾跳小蜂及瓢虫等。防治方法(1)冬季植株修剪以及清园,消灭在枯枝落叶杂草与表土中越冬的虫源。

(2)提前预防,开春后喷施40%啶虫.毒(国光必治)乳油2000-3000倍液进行预防,杀死虫卵,减少孵化虫量

(3)蚧壳虫化学防治小窍门:

①抓住最佳用药时间:在若虫孵化盛期用药,此时蜡质层未形成或刚形成,对药物比较敏感,用量少、效果好;

②选择对症药剂:刺吸式口器,应选内吸性药剂,背覆厚厚蚧壳(铠甲),应选用渗透性强的药剂如40%啶虫.毒(国光必治)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或用国光必治1500-2000倍+5.7%甲维盐乳油(国光乐克)2000倍混合液防治效果更佳。建议连用2次,间隔7-10天。

③选择适宜的用药方式:

针对低矮容易喷施的,可以用喷雾方式防治;针对高大树体的蚧壳虫防治,也可使用吊注必治或者插树体杀虫剂插瓶的方式防治,用量根据树种、树势、气候等因素而调整。

(4)生物防治:保护和利用天敌昆虫,例如:红点唇瓢虫,其成虫、幼虫均可捕食此蚧的卵、若虫、蛹和成虫;6月份后捕食率可高达78%。此外,还有寄生蝇和捕食螨等。

小编推荐

米兰褐软蚧的虫害防治技巧


米兰性喜温暖,向阳,好肥。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环境,不耐寒,稍耐阴,土壤以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土壤为最好,冬季温度不低于10℃。那么米兰褐软蚧的防治技巧有哪些呢?

米兰褐软蚧国内外各大洲也广为分布,该蚧食性很杂,已知能危害49科170余种植物。

以若虫和雌成虫在嫩枝和叶片正面叶脉两侧刺吸汁液。发生严重时,枝、干上布满虫体,不仅使花木生长缓慢,而且排泄物易诱发煤污病。该蚧在我国南方田间和北方温室内广为分布。

形态特征

成虫:雌成虫体扁平或背面稍有隆起,卵形或长卵形,体前端较狭,后端稍膨大,虫体两侧不对称,稍后一侧弯曲。体长3-4毫米。体背面颜色很大,通常有浅黄褐色、绿色、黄色等,中央有不完整的绿褐色或深褐色纵脊纹,其周围色常较暗,体缘较薄而扁。

若虫:体椭圆形,前后端几乎相似,扁平,黄绿色至红褐色,长约1毫米左右。

发生规律

在温室中一年发生4代左右。以雌成虫或若虫越冬。各代成虫和若虫出现期分别在:2月中、下旬,5月中、下旬,7月中、下旬,9月下危在旦夕-10月初。若虫多寄生于嫩枝、叶片基部。

防治方法

1、在若虫孵化期,喷40%啶虫毒乳油(国光必治)1500-2000倍液进行防治,或选择在温度稍高的时间喷药有利于蜡质层的软化,药液的渗透和吸收。

2、虫量较小时,可人工刷除。以上即是米兰褐软蚧的危害及防治技巧,仅供大家参考。

辣椒褐腐病害防治


【辣椒褐腐病症状】

辣椒褐腐病果实发病症状

辣椒褐腐病主要为害花器、果实及植株顶端生长点,染病组织由褐转黑,脱落或掉到枝上。湿度大时病部密生白色或灰白色的毛状物,顶生肉眼可见的大头针状、球状体,即孢囊梗或孢子囊。果实染病,变褐软腐,果梗呈灰白色或褐色。

【病原与发生规律】

Choamephoramanshurica称茄异霉,属接合菌亚门真菌。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该菌腐生性强,只能借助风雨或昆虫从伤口侵入生活力衰弱的花和果实。

【防治方法】

与瓜类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坐果后及时摘除残花病果,集中深埋或烧毁。采用高畦栽培,合理密植,注意通风,雨后及时排水,严禁大小漫灌。

发病初期,可采用以下杀菌剂或配方进行防治: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40006000倍液;25%啶氧菌酯悬浮剂300050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5002000倍液+70%代森联干悬浮剂80010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对水喷雾,视病情隔710天1次。

花卉鸢尾褐叶圆蚧虫害防治


褐叶圆蚧又称茶褐圆蚧、黑褐圆盾蚧,属同翅目,盾蚧科。

【为害对象】鸢尾、山茶花、桂花、蔷薇、夹竹桃等花木。

【为害特点】主要为害鸢尾叶部,受害叶叶色褪绿呈淡色斑点,发生严重时,褪色斑连成片,叶片黄萎早落。

【形态特征】

成虫雌成虫介壳圆形,紫褐色至暗褐色,直径1-2毫米,中央隆起,壳面有密环纹,中间有2个金黄色或红褐色壳点。雌成虫黄褐色,圆形。雄成虫介壳长圆形或卵形,比雌介壳小,壳点偏于一方。雄成虫淡橙黄色,触角,胸背和足等为褐色。具半透明翅一对。

卵淡橙黄色,长卵形。

若虫初龄若虫淡橙黄色,长椭圆形;2龄后雌虫介壳圆形,雄虫介壳椭圆形。

蛹褐黄色,椭圆形。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4-6代。多数以2龄若虫越冬。翌年初夏开始活动为害直至11月左右。雌虫产卵期达2-8周,每雌产卵80-140粒。

【防治措施】A.在进花苗或鳞茎调运时,注意实施检疫。发现有蚧虫严重危害的种苗,应认真防治后调运或集中处理销毁。B.温室内注意通风透光,造成不利蚧虫生长繁殖的环境。发现少量蚧虫为害,可人工软刷或竹片刮除。C.发生为害期,可用5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效果较好。D.注意保护红点唇瓢虫、黑缘红瓢虫和黑边瓢虫等捕食性天敌。

国槐球坚蚧的防治方法


球坚蚧又名杏毛球蚧,属同翅目介科。分布于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河南、江苏、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多危害梅花、海棠、樱花、碧桃、红叶李、杏等植物。

成虫和若虫固定在枝干上,刺吸植株汁液,严重时造成枝干枯萎,降低观赏价值。球坚介雌成虫虫体近球形,直径4至5毫米,高3至5毫米。初期介壳质软,黄褐色,后期变硬,成黑褐色或紫褐色,有光泽,表面有小刻点。触角6节,其中第三节最长。肛门发达,肛环毛有6根粗毛和2列较细的环毛。气门线路很宽,较大的多孔腺在腹板上集成宽带。

雄介壳椭圆形,半透明,背有龟甲状隆起线,雄虫体长1.5至2毫米,翅展2.5毫米,暗红色,腹端有针状交尾器。卵椭圆形,赤褐色,附有白色蜡粉。若虫椭圆形,初孵为杏黄色,后变为淡褐色,背面有数十条纵纹,体被白色蜡粉,腹末有2条尾丝。蛹赤褐色,椭圆形,体长1.8毫米,腹部末端有1刺状突。茧黄白色,长椭圆形。

球坚介一年发生一代,以2龄若虫在寄主树皮下、裂缝中越冬。翌年3月开始活动,3月下旬蜕皮,2至3天即形成蜡质介壳。雌虫5月上旬开始交配产卵。受精雌体腹部膨大渐变成球形,卵产于母体下,每雌虫可产卵1000余粒。分散危害吸取枝条叶片汁液,直至10至11月,陆续越冬。据观察,在3月上旬越冬代蜕皮后至雌虫产卵前,生长发育很快,危害严重。夏、秋两季生长发育慢,危害重。

国槐球坚介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①从保护利用天敌出发。球坚介的天敌种类很多。寄生性天敌有球介蓝绿跳小蜂Blastonthrixserjcae(Dalman);捕食性天敌有黑缘红瓢虫ChilocorusrubidusHope、红点唇瓢虫ChilocoruskuwanaeSilvestri等。据调查每株有10至20余头的黑缘红瓢虫就可对球坚介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应以越冬防治为主。

②早春在寄主植物发芽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0%柴油乳剂。

③若虫、卵孵化期喷狂杀蚧10001500倍液或40%杀捕灵700至1000倍液。狂杀蚧对介壳虫特效,但要求喷药时一定要喷匀喷透。

④当球坚介虫害发生严重时,可开沟埋施5%神农丹。但距农田、果树、人群密集处较近时切勿使用。

糖槭蚧的病害防治


1.分布与危害糖槭蚧又名桃球坚蚧,主要危害葡萄、杏、桃、榆树等,以若虫和成虫危害枝叶和果实。发生严重时,致使枝条枯死,树势衰弱。形态特征雌成虫:黄褐色,扁椭圆形,体表布白色蜡粉,并有深褐色斑纹,体背后侧分泌水滴状蜜露珠,体长6.7毫米,宽约6毫米,高约5毫米。体背中央有4列纵排凹陷,凹陷内外形成5条隆脊。

雄虫:有翅会飞,头黑色,眼黑色。触角10节,虫体红褐色,腹部8节,腹末生淡紫色性刺,基部两侧各有一条白色蜡毛。雄虫羽化前介壳长扁圆形,由蜡质层和蜡毛组成,表面呈毛毯状。

发生规律生活史有两种类型,每年发生2代。以2龄若虫在枝干裂缝、老皮下及叶痕处越冬。第2年3月中下旬开始活动,并爬到枝条上寻找适宜场所固着危害。4月上旬虫体开始膨大,4月末雌虫体背膨大并硬化,5月上旬开始在体下介壳内产卵,5月中旬产卵盛期,卵期1个月左右。5月下旬~6月上旬为若虫孵化盛期;若虫爬到叶片背面危害,少数寄生于叶柄。

叶片上若虫于6月蜕皮并迁回枝条,7月上旬羽化为成虫,7月下旬至8月上旬产卵,第2代若虫8月孵化,中旬为盛期,10月间再迁回到树体越冬。

防治方法1.不采带虫接穗,苗木和接穗出圃要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园林附近的防风林不栽植刺槐等寄主树。

2.加强肥水管理,保持树势健壮,通风透光。

3.结合整形修剪,剪除枯枝和若虫密度较大枝条,彻底清除树基发出的根蘖枝,刮除老树皮,清除树干、枝条裂缝,集中烧毁,减少虫源。

4.保护和利用天敌,少用或避免使用广谱性农药。

5.药剂防治:

根据介壳虫的各种发生情况,在若虫盛期喷药。因此时大多数若虫多孵化不久,体表尚未分泌蜡质,介壳更未形成,用药仍易杀死。如用国光必治(40%啶虫毒)1500-2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500~600倍液,或5%高效鱼藤精2000~3000倍液体,每5~7天喷一次,连续2~3次。由于若虫孵化期前后延续时间较长,要7天左右喷洒1次,连续喷洒3次。

绿化植物鸢尾的褐叶圆蚧虫害防治方法


褐叶圆蚧又称茶褐圆蚧、黑褐圆盾蚧,属同翅目,盾蚧科。

【为害对象】鸢尾、山茶花、桂花、蔷薇、夹竹桃等花木。

【为害特点】主要为害鸢尾叶部,受害叶叶色褪绿呈淡色斑点,发生严重时,褪色斑连成片,叶片黄萎早落。

【形态特征】成虫雌成虫介壳圆形,紫褐色至暗褐色,直径1-2毫米,中央隆起,壳面有密环纹,中间有2个金黄色或红褐色壳点。雌成虫黄褐色,圆形。雄成虫介壳长圆形或卵形,比雌介壳小,壳点偏于一方。雄成虫淡橙黄色,触角,胸背和足等为褐色。具半透明翅一对。卵淡橙黄色,长卵形。若虫初龄若虫淡橙黄色,长椭圆形;2龄后雌虫介壳圆形,雄虫介壳椭圆形。蛹褐黄色,椭圆形。

【发生规律】一年发生4-6代。多数以2龄若虫越冬。翌年初夏开始活动为害直至11月左右。雌虫产卵期达2-8周,每雌产卵80-140粒。

【防治措施】A.在进花苗或鳞茎调运时,注意实施检疫。发现有蚧虫严重危害的种苗,应认真防治后调运或集中处理销毁。B.温室内注意通风透光,造成不利蚧虫生长繁殖的环境。发现少量蚧虫为害,可人工软刷或竹片刮除。C.发生为害期,可用50%西维因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油800-10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效果较好。D.注意保护红点唇瓢虫、黑缘红瓢虫和黑边瓢虫等捕食性天敌。

杏球坚蚧壳虫防治方法


杏球坚蚧壳虫防治方法之--分布与危害

杏球坚蚧壳虫以若虫和成虫聚集在枝干上吸食汁液,使被害树树势衰弱、生长缓慢、产量下降,严重时造成枝干枯死。

杏球坚蚧壳虫形态特征

雌成虫具花椒粒状的半球形蚧壳,密集附着在枝条上,初期柔软、棕黄色,后变为硬壳、紫褐色,表面有光泽及小刻点,直径3毫米左右,雄成虫体长1.2毫米,翅展约2毫米,头部赤褐色,腹部淡黄褐色,末端有交尾器一根,蚧壳长椭圆形,卵为椭圆形,白色半透明,近孵化时粉红色,长0.3毫米,若虫长椭圆形,背面浓褐色,有黄白色花纹,腹面淡褐色,触角、足完全,有尾毛两根。

杏球坚蚧壳虫发生规律

一年发生一代,以二龄若虫在枝条背阴面裂缝处越冬,虫体上覆有白色腊质,数量大时结一层白霜,翌年3月下旬到4月上旬,若虫自白色腊壳中爬出,转移到小枝上,口器固定在枝条组织内吸食汁液,即不再活动,固着后雌雄开始分化,雌虫体上分泌出腊质,并逐渐膨大,形成球形介壳,初期体软,并分泌密质粘液,后期变硬,雄虫脱皮一次,然后分泌腊质,形成介壳,在其中化蛹,4月份羽化为成虫,与雌虫交尾后死亡,受精雌虫于5月上旬开始在介壳下产卵,每雌虫可产卵600-700粒,卵期一周,5月下旬6月上旬孵化的若虫由母体下爬出,四处蔓延到叶上(叶背比叶面多),将口器固定在叶肉组织中,吸食汁液为害,落叶前若虫转移到枝干上分泌白色腊质,脱一次皮后即在脱皮壳中越冬。

杏球坚蚧壳虫防治方法

(1)早春发芽前,喷5度石硫合剂,杀死越冬小幼虫,河北省怀来县用3度石硫合剂,加200倍砒酸铅(现配现用),成本低,效果好。

(2)萌芽至花蕾露红时,越冬若虫自蜡质壳内爬出转移时喷3度石硫合剂或对硫磷乳剂2000倍液。

(3)若虫孵化盛期(5月下6月上)喷克蚧灵、蚧光、蚧达的混合液防治效果较好或喷2.5%溴氰菊脂3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800-1000倍液或0.3-0.5度石硫合剂。

(4)人工刷除介壳,应在雌虫尚未产卵或卵未孵化前刷除。

(5)树干涂药环:5月下旬6月上旬,刮去15-20厘米树干老皮,涂40%氧化乐果3-5倍液;25%久效磷50倍液;40%甲胺磷5-10倍液,涂后用塑料布包扎。

(6)保护天敌:黑缘红瓢虫的成虫捕食蚧壳虫若虫,幼虫捕食蚧壳虫的雌成虫,应注意保护利用,一般秋末可人工设置瓢虫的越冬场所,生长季节避免喷残效期长的剧毒农药。

国槐球坚蚧的防治方法介绍


球坚蚧DidesmococcuskoreanusBorchs,又名杏毛球蚧,属同翅目介科。分布于辽宁、黑龙江、吉林、河北、河南、江苏、浙江、上海、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多危害梅花、海棠、樱花、碧桃、红叶李、杏等植物。成虫和若虫固定在枝干上,刺吸植株汁液,严重时造成枝干枯萎,降低观赏价值。球坚介雌成虫虫体近球形,直径4至5毫米,高3至5毫米。初期介壳质软,黄褐色,后期变硬,成黑褐色或紫褐色,有光泽,表面有小刻点。触角6节,其中第三节最长。肛门发达,肛环毛有6根粗毛和2列较细的环毛。气门线路很宽,较大的多孔腺在腹板上集成宽带。

雄介壳椭圆形,半透明,背有龟甲状隆起线,雄虫体长1.5至2毫米,翅展2.5毫米,暗红色,腹端有针状交尾器。卵椭圆形,赤褐色,附有白色蜡粉。若虫椭圆形,初孵为杏黄色,后变为淡褐色,背面有数十条纵纹,体被白色蜡粉,腹末有2条尾丝。蛹赤褐色,椭圆形,体长1.8毫米,腹部末端有1刺状突。茧黄白色,长椭圆形。球坚介一年发生一代,以2龄若虫在寄主树皮下、裂缝中越冬。翌年3月开始活动,3月下旬蜕皮,2至3天即形成蜡质介壳。雌虫5月上旬开始交配产卵。受精雌体腹部膨大渐变成球形,卵产于母体下,每雌虫可产卵1000余粒。分散危害吸取枝条叶片汁液,直至10至11月,陆续越冬。据观察,在3月上旬越冬代蜕皮后至雌虫产卵前,生长发育很快,危害严重。夏、秋两季生长发育慢,危害重。

国槐球坚介的防治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①从保护利用天敌出发。球坚介的天敌种类很多。寄生性天敌有球介蓝绿跳小蜂Blastonthrixserjcae(Dalman);捕食性天敌有黑缘红瓢虫ChilocorusrubidusHope、红点唇瓢虫ChilocoruskuwanaeSilvestri等。据调查每株有10至20余头的黑缘红瓢虫就可对球坚介有明显的控制作用。应以越冬防治为主。

②早春在寄主植物发芽前,喷5波美度石硫合剂或50%柴油乳剂。

③若虫、卵孵化期喷狂杀蚧10001500倍液或40%杀捕灵700至1000倍液。狂杀蚧对介壳虫特效,但要求喷药时一定要喷匀喷透。

④当球坚介虫害发生严重时,可开沟埋施5%神农丹。但距农田、果树、人群密集处较近时切勿使用。

水稻褐条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水稻褐条病在水稻苗期到穗期都可发生,因此水稻养护管理的全过程中都要注意对此病的防范。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发病症状

病斑黄色,初黄色,继变黄褐色,直至全部腐烂。心叶抽出前发病,不能继续向上生长而死于心内,形成假枯心,故有心腐病之称。病株有恶臭,用手挤压,有乳白色至淡黄色混浊的菌液流出。

在自然情况下,病斑表面也常有黄褐色菌脓分泌出来,有时会被误认为白叶枯病。剑叶也有时发病,并伴有早穗现象,穗颈伸长,小枝梗淡褐色,弯曲畸形,谷粒褐色,多秕。病株一般较健株高,且无效分蘖多。

综合防治技术

1.搞好农田基本建设,建立排灌系统,避免洪水淹灭稻田。平时要防止深灌积水,以避免稻株感染。同时通过合理的肥水管理来增强稻株抵抗力。

2.加强田间管理,防止细菌性病害流行。对被淹没的稻田,应及时清洗叶片上的泥沙,排水晒田,要尽量防止田水串流串灌,防止病菌随水流传播。

为增加植株营养,提高抗病力,可适当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也可每亩撒施石灰或草木灰30~40斤,以控制病害扩散和促进稻根新生。同时用农用链霉素500~600倍液喷雾预防。3.对初发病或发了病的田块,立即用农用链霉素500~600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牡丹紫苏粉蚧的病害防治


学名Planococcuscitri(Risso)同翅目,粉炒科。别名柑桔臀纹粉蚧、柑桔粉炒。分布辽宁、山西、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湖北、广东、四川等省。北方主要发生在温室。

寄主:牡丹、菊花、茶花、君子兰、风仙花、常春藤、十字景天、变叶木、柑桔、棕榈等多种药用植物及果树。

为害特点成、若虫群集在嫩梢吸食汁液,造成梢叶枯萎或畸形早落,有时诱发煤污病。

形态特征

雌成虫体长2.5mm,黄褐色至青灰色,椭圆形,上被白蜡粉。体四周有白色蜡丝18对,尾端长。触角8节。后期背部显现出1条青灰色纵纹。雄成虫体长1.6mm,触角9节,眼红色,体被白蜡粉,体末有白色蜡丝2根。卵长0.3mm,椭圆形,初浅黄色,后变橙黄色。若虫共3龄。3龄若虫体长1.1mm,周缘的18对蜡丝已形成,触角7节。雄蛹长1.1mm,橙色,眼红色。茧椭圆形,白色。

生活习性

上海温室内年生3代,以受精雌成虫和部分带卵囊成虫于顶梢处或枝干分权处、裂缝中越冬。翌年4月中旬开始产卵,4月下旬5月上旬进入产卵盛期,第1代若虫于4月中旬一6月下旬出现,1代雌成虫于5月下旬始见,6月中、下旬进入羽化盛期。2代以后发生期不整齐,至11月中下旬开始越冬。

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防止该虫进入药圃或药园。(2)加强管理,注意通风透光,防止该虫大量繁殖。(3)必要时用40%乐果乳油1000倍液灌根有效。

蘑菇褐腐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蘑菇褐腐病又名蘑菇疣孢霉病、水泡病、白腐病等。是当前蘑菇栽培中为害最大的病害。除了为害蘑菇外,还可为害平菇、草菇、银耳、灵芝等。

发病症状:

该病在蘑菇不同发育阶段发生表现症状不同,蘑菇开始扭结形成幼小菇蕾时(子实体未分化时)易受侵染,形成硬马脖状的不规则组织块。上覆1层白色绒毛状菌丝,以后变暗,最后变为暗褐色,从病组织中渗出暗褐色液滴。

覆土下面的小菇蕾也可受感染,在覆土表面出现一些白色菌丝的小斑点。在菌柄和菌盖分化之后感病,菌柄变成褐色。子实体发育末期,菌柄基部受感染产生淡褐色变色。发病严重时,第一潮菇颗粒无收。

防治方法:

1.重新发酵:疣孢霉孢子不耐高温,将培养料进行2次发酵,可杀灭培养料中病原菌的孢子,防止病害发生。

2.掌握适当的播种期,使出菇期避开高温的诱发而致病,菇房的温度控制在15℃以下。开始发病时应立即停止喷水,加大通风,使菇床表面干燥,将温度降至15℃以下。

3.药剂防治:发病区喷1%--2%甲醛溶液或喷50%多菌灵或70%甲基托布津500倍液。

4.覆土消毒。采用巴斯德灭菌法(60℃)处理1小时,或用40%甲醛消毒。

5.换土。发病严重时,去掉原有覆土,更换新土。

6.防虫。做好菇房内菇蚊、菇蝇的防治工作。

杏球坚蚧的发生与防治方法


杏球坚蚧又名虱子,是杏树上普遍发生的1种害虫。近几年来,成为宣化县杏生产的严重障碍因素。1999年调查,深井镇杏受害株率100%,减产减收30%以上。造成杏树叶片大量脱落,杏芽不发、枝干枯死。严重者整株杏树枯死。

1、发生规律

经调查明确,杏球坚蚧在宣化县1a发生1代。以二龄若虫在枝条上越冬。第二年3月上旬开始出蛰活动,群集固着在2-3a生枝条上为害,但由于气温低而活动慢。3月下旬虫体逐渐膨大,分散固定为害,体背开始分泌蜡质。4月上旬雌雄性分化。分化后,雄性若虫分泌白色蜡层包被,于4月中旬在蜡壳内化蛹,4月下羽化,交尾。

4月下旬至5月上旬,雌虫开始产卵于母体下,产卵量因虫体大小而不等。一般在245-887粒之间。卵自5月中旬开始孵化,下旬为孵化盛期,孵化期27d,初孵若虫爬到枝条、叶片、果实上为害。晴天卵孵化时间为上午10时至下午4时,午后1-2时卵孵数占日孵化卵数的65%,此时为孵化高峰,也是防治最佳时期。

2、防治措施

(1)对发生严重、树势十分弱的杏树,在春季发芽前进行台刈修剪,然后施足基肥,并在全杏树园喷波美5度石硫合剂。台刈下的病虫枝叶全部清出园外烧毁。

(2)3月中旬至4月上旬用硬毛刷或钢丝刷刷死枝条上剩余的越冬幼虫。

(3)认真搞好测报。在卵孵化高峰期5月下旬喷5%来福灵2500倍液,可有效控制虫害。

《朝鲜褐球蚧病害防治》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病害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