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识别知识。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带病花苗怎么识别》,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花卉市场上,一些个体花贩为了赚钱,常用带病伪劣花苗冒充健康优质花苗出售,使外行人上当受骗。下面分别介绍几种花卉健壮苗与带病苗的区别。

茶花健壮的茶花苗,叶厚且坚硬,叶片正面为深绿色,有蜡质及光泽;叶被面为浅绿色,平滑。带病的茶花苗,叶片发黄、枯瘦,叶片稀疏或叶面上有暗褐色的霉斑等。

茉莉花健壮的茉莉花苗,叶色翠绿,枝条有柔毛,叶面光滑无毛。带病的茉莉花苗,茎基部有水渍状褐色斑,有的叶面上会有黄白色的小斑点,叶片卷曲。

万年青健壮的万年青茎短粗,叶肥厚光亮,叶色油绿。带病的万年青叶面上有褐色小斑,周边呈水浸状;叶片发黄;茎部淡黑色,茎枝上布有虫体。

带病花苗怎么识别

五针松健壮的五针松幼苗针叶翠绿、紧凑美观,枝条分布均匀,植株苍劲挺拔;根系显露盘结。带病五针松幼苗针叶发黄或带有色斑,有缺针现象,松针细长、松散,形同乱发。

仙客来健壮的仙客来幼苗叶片圆厚,叶色浓绿,叶面生着许多白纹。带病的花苗叶柄和叶片上有明显水渍状软化病斑,叶片皱缩,叶柄发软;植株有倒伏等现象。

金橘健壮的金橘苗姿态优美,分枝多,叶片茂密,叶表面深绿色,光亮;叶背面青绿色,有散生腺点。带病的金橘苗叶片卷曲,叶片正面有白色小点,无光泽;叶片背面表皮下有明显的弯曲虫道。

编辑推荐

肉肉植物扮萌宠 或带病虫细菌入侵


玉露、静夜、龙舌兰、生石花近年来,这些有着可爱长相的多肉植物逐渐走红,更被年轻人当作宠物来饲养,被誉为萌宠肉肉。然而,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作人员却表示,一些海外非法入境的多肉植物,其带有的泥土未经检疫处理,很有可能携带传播性病虫杂草、病毒及有害生物,一旦扩散将会给国内农林生产生态安全构成重大威胁。更多绿色尽在

现象多肉植物被誉为萌宠

家住金州新区岗盛里3号楼的张女士,近日在开发区逛街时偶然发现了一种胖嘟嘟的可爱植物,就花30元买了两盆。花店负责人说这种多肉植物名为生石花。由于这些多肉植物不需要经常浇水和施肥,很容易饲养,所以受到很多年轻人的追捧。价格一般在几元至几十元之间,有些纯海外进口的价钱要更贵一些。该店主表示,价格甚至会达到上千元。

昨日,记者走访了金州新区的一些花卉市场,发现销售多肉植物的商家不在少数,但价钱一般都为几十元。一家店主说:我们一般不选择进口的肉肉,因为成本太高。该店主还透露,韩国有很多大型的多肉植物栽培基地,所以一般进口的肉肉都是从韩国邮寄来的。但对于这些海外邮寄的植物究竟是如何入境的,店主却表示不知情。

调查海外代购普遍没有相关手续

记者在淘宝网输入多肉植物韩国代购,显示的商品有200余件。记者经过查找,发现打着海外代购招牌的店铺大多没有进口许可及相关手续。其中一家专业韩国代购的店铺,虽没有任何进口许可及相关检验检疫证明,但最近半年共卖出近2000件多肉植物。该店店主表示,要购买植物的买家,要先到韩国某多肉站选购中意的肉肉,之后再加上0.67%的代购费以及120元的邮费就可以从韩国代购多肉植物。

记者根据店主提供的网址进入了韩国某多肉,并表示要购买几种多肉植物,但店家却表示大连海关不好过。随后,店主建议记者通过航运购买,并表示航运包过。该店店主表示,由于属非法入境,所以一旦被查处,植物则会被销毁,如遇这种情况,货款全额退款,运费不退。

进口动植物产品须有相关手续

辽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植检科工作人员对记者说,有些生物如果非法入境,极有可能引发国内环境灾害,所以市民一定要谨慎购买这些植物。有些境外植物可能携带和传播病虫杂草、病毒,甚至是有害生物。而一些病虫、病毒在植物表面无法看出来,但一旦扩散,对我省农林生产生态安全将会造成影响。

除了植物,相关部门提醒市民,动物源性奶及奶制品、以肉泥为代表的肉类及其制品也都属于禁入物。另外,携带、邮寄植物种子、种苗及其他繁殖材料进境的,必须事先提出申请,办理检疫审批手续;因特殊情况无法事先办理的,携带人或者邮寄人应当在口岸补办检疫审批手续,经审批机关同意并经检疫合格后方准进境。

桂花苗常见的病害防治?


桂花树的常见病害主要有褐斑病、叶枯病、煤污病、黄化病、干腐病、炭疽病、腐烂病。其中尤以褐斑病、叶枯病发生最为严重和普遍。

桂花虫害的主要种类有刺蛾类、螨类、蚧壳虫类、粉虱类、霜天蛾、袋蛾类、蜡蝉类、短额负蝗等,其中尤以螨类、蚧壳虫类、粉虱类危害最为严重且普遍。

常见病害:

一、褐斑病

褐斑病是由真菌引起的,危害叶片,初期为黄色小斑,发展为近圆形或不规则斑,黄褐色至灰褐色,病斑直径为2-10mm,病斑外缘有黄色晕圈,叶片正面散生许多黑色霉状小点,这就是真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病斑连接成大斑后,导致叶片枯死,但不会扩长到叶脉。此病菌靠风、雨、浇水等方式传播,3月开始生长、4-10月为发病期,10月以后病情减退。

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病,老叶发病较重。一般丹桂比金桂、银桂抵抗此病的能力强。

防治方法:

1.冬季清除病株残体、病叶并及时销毁,引入的苗木应剪除病叶,重病区苗木出圃时,可喷施高锰酸钾1000倍液,药剂防治参照桂花叶枯病。

2.加强水肥管理,增施腐殖质肥料和钾肥,增强植株抗病力;莳养环境要通风透光,发病期不宜喷淋,避免雨淋。切忌土壤积水。

3.及时防治介壳虫、蚜虫等刺吸式害虫;

4.秋末入室前喷两次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如有发生,可用90%百菌清500倍液或50%多菌灵500倍液进行防治。发病期间可喷洒1:2:100-200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或50%苯莱特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嗪氨灵500倍液,或50%代森铵600倍液。

二、叶枯病

叶枯病又称枯斑病,是桂花的一种重要病害。叶片受害多从叶尖、叶缘开始,小斑点淡褐色,后扩大为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有时卷曲脆裂,病斑可相互连结达叶片的1/3至1/2,灰褐色,边缘为绿色,后期病斑上产生小黑点。该病全年均可发生,引起叶片大面积干枯,高温高湿、通风不良、植株生长衰弱时,发病较重,一般为7至11月发病,经风雨传播。

防治方法:

1、秋末冬初,彻底清除病叶,并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越冬病菌,可有效抑制来年该病的发生;

2、苗木移栽或引进的苗木,要摘除病叶集中烧毁,必要时可于出圃前给苗木喷洒50%的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0.1%的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杀菌消毒;

3、加强管理,增施磷、钾肥,经常松土除草,防止土攘板结或积水,遇到高温干旱天气应及时浇水和喷水,以增加桂花植株的抗病能力;

4、发病重的地区,从6月下旬开始,每半月喷洒一次7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1:2:100的石灰倍量式波尔多液,连续3-4次,防治效果良好;还可用25%的丙环唑乳油5000倍液喷雾,间隔期48天。

三、炭疽病

该病侵染桂花叶片。发病初期,叶片上出现褪绿小斑点,逐渐扩大后形成圆形、半圆形或椭圆形病斑。病斑浅褐色至灰白色,边缘有红褐色环圈。在潮湿的条件下,病斑上出现淡桃红色的黏孢子盘。炭疽病发生在4至6月份。病原菌以分生孢子盘在病落叶中越冬,由风雨传播。

防治方法:

1、首先要减少侵染来源。秋季彻底清除病落叶。盆栽的桂花要及时摘除病叶。

2、其次加强栽培管理。选择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或基质栽植桂花;增施有机肥及钾肥;栽植密度要适宜,以便通风透光,降低叶面湿度减少病害的发生。

3、科学使用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洒1:2:200倍的波尔多液,以后可喷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苯来特可湿性粉剂1000至1500倍液。重病区在苗木出圃时要用1000倍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

四、煤污病

该病通常发生于高温、多湿的季节和闷热、潮湿、隐蔽、通风不良的环境中。主要表现为叶面和干枝上蒙有一层颜色深浅不一的灰黑色粉状物,有时甚至结成黑膜状。究其原因是由于蚜虫、蚧壳虫、粉虱等昆虫刺吸危害桂花时,分泌的排泄物引起多种真菌的寄生从而诱发了黑乎乎、灰蒙蒙的煤污病。灰黑色的煤污层,不仅影响了桂花植株的观赏,而且会影响到叶片的光合作用,导致植株生长不良,并引起感病叶片变黄萎蔫后提前脱落。

防治方法:

1、加强桂花植株的整形修枝,确保植株内膛通风透光,促成植株生长良好;

2、发现蚜虫、蚧壳虫、粉虱等昆虫刺吸危害桂花时,及时进行有效防治,予以杀灭;盆栽植株,经常喷水淋洗叶面;

3、发病初期,用50%的甲硫悬浮剂500倍液,或50%的多菌灵可湿性份剂800液,或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液,喷洒枝叶,有较好的防治效果。

五、黄化病

该病为缺铁性黄化病。由于PH值失调土质偏碱、土壤里面建筑物残渣清理不彻底,导致土壤中的铁元素以难溶解的氢氧化铁形态存在,不能被桂花的根系所吸收,从而使得桂花缺铁。如果是轻度缺铁,表现为幼叶的叶脉间失绿黄化,叶脉组织仍呈绿色;如果是重度缺铁,则表现为新老叶全部黄化,幼叶慢慢停止生长,部分老叶出现黄褐色斑点,植株不能正常生长和开花,严重影响到观赏效果和采花收获量。

防治方法:

1、轻度缺铁,可根部浇施0.5%的硫酸亚铁溶液,叶面喷施0.2%的硫酸亚铁溶液;

2、缺铁严重时,可在每株桂花(包括盆栽桂花)根际周围的土壤中施入20-40克的螯合铁[F-EDTA(乙二胺四乙酸合铁)],同时用0.1%的螯合铁溶液进行叶面喷洒;

3、春季新梢生长季节,每半月用0.2%的硫酸亚铁溶液喷洒叶面;配制盆栽培养土时,可用0.5%的硫酸亚铁溶液将其pH值调整到6.5以下。

六、干腐病

主要发生在较大大规格的新移栽桂花植株上。在园林绿化或大桂花移栽中,由于起挖时碰伤、长途运输中划伤、吊栽时勒伤、意外击伤等原因,导致桂花植株的主干或大枝外皮被严重损伤,或掀去大块干皮,未能及时加以妥善的保护,遇到雨水、污水感染伤口,诱发真菌(如木腐菌等)、细菌(如土壤野杆菌等)的大量侵入寄生,致使伤口处腐烂、木质部外露或形成癌瘤,引起植株生长不良、叶片大量脱落、大枝枯死,严重时会造成全株桂花死亡。

防治方法:

1、对于主干或大枝上的小伤口,应及时涂抹伤口愈合剂;

2、对已发生局部或少量腐烂的较小伤口,可将其伤口局部清理干净,直至露出新鲜的木质部和韧皮部,再在其新鲜的创口上涂好伤口愈合剂,可促成其创口尽快愈合;

3、对于树干上韧皮部早已被破坏、木质部外露多年的陈旧大创口,可将已腐烂的外露木质部清理干净,可每年定期涂抹石硫合剂防腐或用双组份云石胶调色后快速涂抹在新鲜的创口上,保护效果会更好;

4、对主干已形成空洞的粗大桂花植株,可先将已腐烂的部分彻底清除干净,注意不要破坏已腐烂木质部与未腐烂木质部之间的隔离层,空洞内填充聚氨脂发泡剂。

七、腐烂病

主要发生在根茎部,被害部位呈水渍状,病斑逐渐扩大后,造成植株生长衰弱甚至死亡。夏秋多雨季节发生严重。

防治方法:

1、早春在植株周围撒施少量硫磺粉,冬季树干涂白,涂白剂用生石灰25斤、食盐3斤、植物油0.5斤、硫磺粉1斤、水100斤配制而成;

2、在出现病斑后,刮净后涂以福美砷煤油剂。

常见虫害:

一、朱砂叶螨

危害桂花的螨类主要是柑橘全爪螨和朱砂叶螨,全省各地近几年发生均非常严重。

朱砂叶螨的成螨体长0.5-0.6毫米,雌螨卵圆形,朱红到锈红色,或深褐到黑褐色;雄螨略呈菱形,淡黄色,略小,体长0.3-0.4毫米。卵,圆形,淡红到粉红色。幼螨,初孵时近圆形,半透明,取食后体呈暗绿色。若螨,体呈椭圆形,体色较深。一年可发生10-15代,南方以成螨、若螨和卵在寄主植物及杂草上越冬;翌春平均气温达到7℃以上时开始活动取食、繁殖危害,成螨、幼螨、若螨均喜群集于叶背取食,卵多产于叶背叶脉两侧或密集的细丝网下,每一雌螨一生可产卵达50-500粒。高温干旱季节最有利于其大发生,造成整株或一片桂花林叶片灰黄,严重影响到桂花的生长、开花和陈列观赏。该虫发生的最适温度为25℃-30℃、最佳空气相对湿度为35%-55%,大风暴雨可冲刷虫体,降低虫口密度。

防治方法:保护自然天敌,如小黑瓢虫、小花蝽、塔六点蓟马、中华草蛉、大草蛉等;冬季清除树下杂草并烧毁,用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杀灭越冬的成螨、若螨和卵;发生初期,用25%的倍乐霸(主要成分为三唑锡)1500倍液喷杀;或用1%的齐螨素乳油(主要成分为阿维菌素)2000倍液喷杀;此外,还可用噻螨酮、甲氰菊脂、螨即死等农药喷杀。

二、吹绵蚧

危害桂花的蚧壳虫,有红圆蚧、藤圆盾蚧、红蜡蚧、褐软蜡蚧、吹棉蚧、糠片盾蚧、考氏白盾蚧、蛇眼蚧、矢尖盾蚧、日本长白蚧、橘绵蚧、椭圆盾蚧、黑点盾蚧、侧几细蛎盾蚧、椰圆盾蚧等。其中尤以吹棉蚧、糠片盾蚧、日本长白蚧、橘绵蚧危害相当普遍。

吹绵蚧,成虫体长5-7毫米,雌虫椭圆形,橘红色,腹面平,背隆起,产卵前在腹部后方分泌白色卵囊,其上有14-16条纵纹;雄虫全腹瘦小,长约3毫米,胸部黑色,腹部橘红色,前翅狭长、黑色,后翅退化为钩状。卵,椭圆形,长0.7毫米,橘红色,密集于雌虫的卵囊内。若虫,椭圆形,橘红色,背面覆盖淡黄蜡粉。蛹,体长3.5毫米,橘红色,体上散生淡黄褐色细毛,被有白蜡质薄粉。茧,长椭圆形,白色,由疏松蜡丝组成,外敷白色蜡粉。该虫一年发生2-3代,有世代重叠现象;雌成虫多数群集固定于一处,腹末分泌白色蜡质卵囊,边分泌蜡质边产卵,产卵期达30多天,每雌虫可产卵数百至2000粒;雄虫少,多营孤雌生殖;幼虫孵化后分散活动,后从嫩梢、叶背转迁到枝干上群居危害,吸取树体汁液,并排泄出蜜露,诱发煤污病。由于虫病交叉危害,常导致桂花植株叶片发黄、枝梢枯萎。

防治方法:平常少用农药,保护好天敌;发现少量虫体,及时将其抹去挤压死;冬季喷洒0.3-0.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杀死越冬害虫;卵孵化盛期,用15%的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喷杀,或用40%的乐果乳油1500倍液喷杀,或用40%的速扑杀乳油3000倍液喷杀。

三、茶袋蛾

袋蛾类,又称吊死鬼。危害桂花的袋蛾类害虫有茶袋蛾、大袋蛾、小袋蛾等。它们的共同点是虫体藏匿于袋囊中,以幼虫和雌成虫啃食叶片及嫩枝,严重时可将全株叶片吃光,高温干旱持续时间长,危害更为严重。

茶袋蛾,成虫雌雄异体,雌成虫无翅,体长12-16毫米,蛆形,肥胖,头小,生一对刺突;雄虫,体长11-15毫米,翅展22-30毫米,体和翅均为深褐色,前翅近翅尖处和外缘近中央处各有一个透明长方形斑;卵,椭圆形,乳黄白色,长约0.8毫米;幼虫,老熟幼虫体长10-26毫米,各胸节亚背线及中后胸气门上线有褐色纵带,带间玉白色;蛹,雌的锤形,深褐色,头小,胸部弯曲,体长14-18毫米,雄的褐色,体长11-13毫米,腹部弯曲呈钩状,臀棘各一对;护囊,橄榄形,黑褐色,丝质,囊长可达25-30毫米,囊外贴以枝皮碎片和截断的小枝梗,平行纵裂整齐。该虫一年发生2-3代,以老熟幼虫越冬;成虫羽化常在下午,次晚交配;雌虫羽化后仍停留在囊内,雄虫羽化后飞近雌虫囊袋进行交尾;卵产于囊内,每雌虫产卵500粒左右;幼虫孵化后,从护囊排泄孔爬行至枝叶上,吐丝下垂,随风扩散到四周寄主上取食,将叶片、小枝,以丝缀连制成护囊;幼虫爬行取食时,头、胸露于囊外,护囊挂在腹部;取食时间多在清晨、傍晚或阴天,晴天中午很少取食;初期取食叶肉,剩下表皮为透明斑点,随着虫龄的增加吃叶成孔口、缺刻,虫多时可将全株叶片吃光并嚼食树皮、花果。

防治方法:人工摘去护囊,消灭幼虫;保护好天敌;用黑光灯、频振灯诱杀成虫;用20亿/克棉龄虫核多角体病毒悬浮剂1000倍液在产卵高峰期喷洒;在二龄幼虫盛期,用90%的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40%的乐果乳油1000倍液、1.2%烟参碱1000倍液、灭幼脲3号1000-2000倍液,进行喷洒防治。

四、霜天蛾

成虫体长45-50毫米,体翅暗灰色,混杂霜状白粉;翅展90-130毫米,胸部背板有棕褐色的似半圆形条纹,前翅中部有两条棕褐色波状横线,中室下方有两条黑色纵纹,翅顶有一条黑色曲线;后翅棕褐色,前后翅外缘均由黑白相间的小方块斑连成。卵,球形,初产时绿色,后变黄色。幼虫,绿色,体长75-96毫米,头部淡绿,胸部绿色,背有横排列的颗粒8-9排;腹部黄绿色,体侧有白色斜带7条;尾角褐绿,上有紫褐色颗粒,长12-13毫米;气门褐色,胸足黄褐色,腹足绿色。蛹,红褐色,体长50-60毫米。该虫在长江流域一年发生3代,以蛹在土中过冬,越冬代蛾期为4月上中旬至7月下旬,第一代7月中下旬至9月上中旬,第二代9月中下旬至10月上旬。成虫白天栖息在树丛、枝叶、杂草、作物、房舍的暗处隐藏,黄昏时飞出活动,交尾、产卵均在夜晚,其飞翔能力强,具有较强的趋光性;成虫多产卵于叶背,初孵幼虫取食叶表层,稍大啃食叶片成缺刻、孔洞,甚至将叶片全部吃光,老熟幼虫入土化蛹。

防治方法:冬季翻土,杀死越冬虫蛹;用黑光灯诱杀成虫;少量桂花单株上出现霜天蛾幼虫,可将其人工捕杀;于3龄幼虫前,用90%的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用40%的乐果乳油1000倍液、用100亿/克青虫菌孢子粉500倍液,进行喷洒。

五、丽绿刺蛾

刺蛾类,即洋辣子。危害桂花的刺蛾类有黄刺蛾、丽绿刺蛾、桑褐刺蛾、扁刺蛾、黄缘绿刺蛾等。它们的幼虫有时可将桂花等植株的叶片吃光,使受害枝条枯萎,阻碍桂花生长,降低花木的观赏和经济价值。

丽绿刺蛾成虫,体长16-18毫米,翠绿色,翅基有四边形暗褐斑一个,后翅浅褐色。卵,椭圆形,0.9-1毫米,黄绿色。幼虫,老熟时体长约24毫米,体翠绿色,头部红褐色,背中央有蓝紫色和暗绿色线带3条,背有蓝色斑块及刺枝,第一腹节背面着生橘红色枝刺一对,腹末有黑色绒球状毛丛。蛹,卵圆形,长14-17毫米,黄褐色;茧,黑褐色,扁平,上覆白色丝状物,椭圆形,长14-17毫米。该虫在长江流域一年发生2-3代,以老熟幼虫在枝干上结茧越冬;翌年4月至5月化蛹,5月中旬至6月上旬,8月上旬至9月中旬为第一、第二代成虫羽化、产卵期。成虫有强趋光性,羽化当晚即可交尾,次日开始产卵,单雌可产卵600-900粒。卵数粒至百余粒,多为30-40粒,集中产于嫩叶背面,呈鱼鳞状排列。初孵幼虫仅取食叶肉及下表皮,留上表皮,3龄以后咬穿表皮,5龄后取食全叶。幼虫共7龄,喜群集,5龄后逐渐分散。老熟幼虫于树皮缝、树干基部等处结茧,第一代有些结茧于叶背。

防治方法:及时检查桂花植株呈白色至半透明状的受害叶片,对具有大量幼虫的叶片,要及时戴手套摘去杀灭,以防被其毒毛刺伤;人工刮去枝干上的越冬茧,可减少越冬基数,防止来年严重发生;用黑光灯诱杀已羽化的成虫,减少下一代幼虫数量;幼虫期用苏云金杆菌、青虫菌等生物农药防治;幼虫发生期,用90%的敌百虫晶体1000倍液、0.3%的印楝素乳油600倍液、1.25%的烟参碱1000倍液、1.2%的除虫脲8000倍液,喷杀幼虫。

六、粉虱

危害桂花的粉虱类害虫主要有白粉虱、黑粉虱、橘黄粉虱、橘刺粉虱、橘绿粉虱、桂花粉虱(合肥、滁洲、芜湖市)等。它们主要以成虫和幼虫的口器,在叶背刺入叶肉吸食汁液,使桂花叶片卷曲,褪绿发黄,甚至干枯;它排泄出的大量蜜露会严重污染桂花的枝叶,并能引发煤污病,导致桂花生长不良,从而影响到植株的正常开花和陈列观赏。

黑粉虱

白粉虱

防治方法:保护好天敌,如刺粉虱异足细蜂、长腹扑虱小蜂、刺粉虱黑蜂、黄色跳小蜂、草蛉、瓢虫、小蜂、捕食螨等;白粉虱可用黄色粘虫板诱杀成虫;粉虱的抗药性较强,在选用农药进行防治时,要注意坚持交替使用和混用的原则,如可用10%的扑虱灵乳油1000倍液、10%的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40%的氧化乐果乳油1500倍液、25%的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0%的杀灭菊脂2000倍液等交替使用。

七、介壳虫

在长江流域可发生2至3代,危害严重的为5至6月及8至9月,喜集居于主梢阴面及枝杈处,或枝条叶片上,成、若虫均分泌蜜露,导致花木的煤污病发生。高温高湿有利于发生,当少量发生时,可用软毛刷轻轻地刷除,收效良好。夏季用0.3至0.5波美度石硫合剂喷最有利,或者50%久效磷乳油1500倍液,单用或混用,每隔7至10天喷1次,连喷2至3次。

八、红蜘蛛

高温干旱条件常常发生。防治方法:在天气干旱时应注意灌溉并结合施肥,促进植株健壮,增强抗虫力。在采取化学农药施用时,要注意经常轮换,因为其在施用一定高毒的农药后,会产生抗性。可用40%菊杀乳油2000至3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500倍液进行喷雾,防效良好。

作物病害的识别


作物病害按照其病原体分类,可分为真菌性病害,细菌性病害,病毒性病害,线虫性病害和一些寄生性植物引起的病害。而寄生性植物引起的病害我们可以肉眼识别其寄生植物。真菌性病害和细菌性病害各有其特有的病状和病症,而最根本区别是病症。

依据病症肉眼辨别

细菌性病症:一般来讲,菌脓是细菌性病害所固有的病症,大部分伴随臭味。如植株迅速死亡而叶片仍为绿色是青枯病,为细菌性病害。

真菌性病症:真菌性病害的病症则在其病状周围或发病部位,如出现黄萎或枯萎、霉状物如霜霉病在叶子背面附有黑色或白色霉层,叶霉病则在叶背长出灰紫色至黑褐色霉层、点状物、锈状物、粉状物、菌核,如菌核病,白绢病等。

病毒类病害:病毒类病害包括由类菌原体、病毒、类病毒引起的病害,其病状表现出黄化(如柑桔黄龙病)、卷叶或花叶(如黄瓜花叶病毒病)为主,少数沿茎秆或果实成条斑状(如番茄病毒性条斑病)。

通过气候条件识别

病毒病一般是高温干旱条件下发生为多;细菌病害大多是在大风大雨过后发生(因其病原主要是从伤口侵入);真菌性病害的不同类型的真菌病原体在不同的气候条件下发生。

通过植株的发病部位识别

有些病害只发生在叶片,如叶霉病、叶斑病等;有些只发生在茎秆或茎基部上,如番茄青枯病发病部位是茎基部往上的茎秆上,而茎基腐病只发生于茎基部。

花卉病害识别及防治方法


一、生理性病害

造成生理性病害的原因主要有:温度不适宜,光照不适宜,水分失调,营养条件不适宜,土壤盐分过多,有害气体和物质的危害,土壤酸碱度不适宜等都会影响花卉的正常生长发育,导致病害发生,因此,这类病害又叫非侵染性病害。它靠喷药是不能有效防治的。它在田间发病较普遍,没有发病中心,发病时间和部位也较一致,不具有传染性。生理性病害有个共性:即往往首先表现在嫩叶、新枝上,如叶片黄化、枯萎、凋落,根部腐烂、出现茎叶柔细易折断、倒伏等等生长不良的现象。

二、细菌性病害

由细菌引起的花卉病害。如防治不及时,常会造成毁灭性灾害。细菌性病害主要有条斑、斑点、渍斑、萎蔫及腐烂等类型。细菌性叶斑病一般表现为急性坏死斑,呈水渍状,病斑周围有一个黄色晕圈,如菊花、秋海棠的细菌性叶斑病。细菌性腐烂病有一种腥臭味,且腐烂组织带有黄色的菌脓,如百合软腐病,马蹄莲的腐烂病、软腐病。细菌性萎蔫病往往造成青枯(而真菌性萎蔫常伴有黄化),如菊花、大丽花的青枯病,香石竹的细菌性枯萎病,菊花的细菌性枯萎病,报春花的细菌性萎蔫病。

三、真菌性病害

花卉的绝大部分病害均是由真菌引起的。如菊花的霜霉病、天竺葵灰霉病、橡皮树炭病、桂花炭疽病、马蹄莲黑斑病、玫瑰霜霉病、鸡冠花褐斑病、郁金香疫病及各种花卉苗木的立枯病、猝倒病。真菌的菌丝体为营养体,无性和有性孢子为繁殖体,借助风、雨、昆虫或种苗、杂草传播,也可由土壤继代传播,通过花卉植物表皮的气孔、水孔、皮孔等自然孔口和各种伤口侵入植株体内。真菌病害常常造成植株腐烂、萎蔫、变色等症状,病症特别显,用肉眼即可观察到病原体或其变态形式,如白粉、灰霉、黑霉、霜霉、黑点、菌核等症状,真菌性坏死是真菌性病害最主要的症状之一。

四、病毒性病害

主要由病毒引起。花卉的病毒病多为全株性的慢性病,外部表现的症状常为花或叶褪缘、环斑、起泡、黄化、枯斑、丛斑、或叶片变细、皱缩及枝叶、花和果实畸形等。病毒病只有病状,没有病征,这与真菌性和细菌性病害不同。有些病毒病表现的症状易与非侵染性病害相混淆,区别之处在于,病毒病的发生具有明显的由点到面逐渐扩展的蔓延性,病株上出现的病状常从顶端开始,然后扩展到植株的其他部位。如菊科花卉的病毒病、金边瑞香病毒病、香石竹病毒病等。;病毒病主要通过剌吸式口器的害虫如蚜虫、叶蝉、飞虱、木虱、。蓟马等传播,也会通过土壤中的线虫和真菌、种苗和花粉传播;同时卉苗木的嫁接、管理过程中,病株与健株的接触,无性繁殖的穗、块茎、球茎、鳞茎等都可能是病毒病传播的机会,甚至在剪枝、切花时,人的手和工具都是传播的条件。

五、线虫病害

根结线虫病可危害多种花卉,如各种观赏番茄、观赏辣椒的根结线虫病、鸡冠花及菊科花卉的根结线虫病等。该病仅侵害植株根部,以侧根受害较重,在侧根上形成许多根结,互相连结成念珠状,根结常成球形或圆锥形,大小不等,表面生有许多须根,形成团状须根,剖开根结,可见到许多半透明的白色针尖大小的洋梨状的线虫,根结初期色浅,表面光滑较坚实,逐渐变为淡褐色、褐色、深褐色腐烂。线虫在瘤内吸食汁液,感病植株呈现营养不良、矮化、叶片小而皱、丛生,以后逐渐枯萎、根系坏死,造成叶枯、花落等后果。

兰花怎么养花卉叶黄的的识别和防治


兰花盆栽花卉由于盆内土壤较少,空间有限,根系不能自由向下和向四周伸展,因而发育受到限制,如果平时管理不善,管理养护不当,就会比露地栽培管理的花卉更容易发生叶子发黄现象,轻者姿容减色,重者整株死亡。现将其发病原因、症状表现及补救措施分述如下,供同行参考。

水黄

浇水过多,盆土积水久湿,造成土中缺乏氧气,导致部分须根腐烂,因而吸水、吸肥能力减弱,引起嫩叶变成淡黄色,花叶也相继逐渐变成暗黄色。发现后应立即控制浇水、停止施肥,并经常松土,使盆土透气良好。发病严重的,需要将整个土坨从盆中脱出,置于干土堆中,使水分迅速渗出,待下垂的枝叶复原后再重新栽入盆中。

旱黄

浇水过少,或长期浇半截水或漏浇,使叶片的水分蒸发大于吸收,造成水分供不应求,也会引起叶片发黄。旱黄是从下部叶片逐渐向上变黄枯焦脱落的,严重时叶柄下垂呈萎蔫状。发现后需马上将花盆移至阴凉处,向叶面上喷些水,并浇少量水。以后随着茎叶逐渐恢复挺拔,再逐渐增加浇水量,若此时骤然浇过多的水,就有可能造成细胞质壁分离,原生质受到损伤,而引起花卉死亡。

肥黄

施肥过多,特别是施氮肥过多而又缺乏磷、钾肥时,容易引起叶片变黄,表现为新叶肥厚,叶面大都凹凸不平,老叶逐渐变黄脱落,严重时叶尖干枯,甚至整个叶片焦黄。遇到此情况应立即施肥,增加浇水量,让肥料从排水孔流出,或立即倒盆,去掉部分陈土,并用水洗冲土坨,换上部分新的培养土,再将植株重新栽入盆内。

饿黄

施肥不足,尤其是长期未施氮肥或未换盆土,土中氮素营养缺乏,导致枝叶瘦弱,叶薄而黄,需及时倒盆,将植株脱出,换上一个大一号的盆,装入新的疏松肥沃培养土,将其重新栽好。浇透水后放半阴处缓苗。待其恢复生长后施以稀薄的液肥或复合化肥。

碱黄

北方栽植喜酸性土的花卉,如山茶、兰花、含笑、桅子、桂花时,由于北方多数地区土壤含盐碱较多,上述花木培养一段时间之后就会因缺乏可被花卉吸收的可溶性铁元素逐渐失绿变黄。此时,可有间隔地浇施0.2%硫酸亚铁液,同时相间浇施0.1%磷酸二氢钾液,使碱黄得到治愈,同时磷酸二氢钾还含有磷、钾元素,有利于花芽分化和提高花的质量。

酸黄

我国南方地区为红壤土,土壤呈酸性或偏酸性,土中镁元素易流失,叶片因缺镁常表现出老叶、叶脉间首先绿发黄,可施用钙镁磷肥或喷施0.1%至0.3%的硫酸镁溶液。对于酸性土的改良,应注意增施腐熟的有机肥和施用石灰,施入少量石灰,不仅可以中和土壤酸性,而且能够促进有机肥料的分解。

晒黄

夏季将喜半阴和怕高温炎热的花卉,如文竹、吊兰、君子兰、仙客来、倒挂金钟等,放在强光直射处管理养护,极易造成嫩叶芽或叶缘枯焦或整个叶片发黄,发现后需立即将其移到通风良好的凉爽地方培养。

阴黄

喜光花卉若长期放室内光线不足处管理养护则生长衰弱,叶片变薄而黄,不开花或很少开花。培养这类花卉平时需将其放室外向阳处或半光处,开花后再搬入室内观赏。

干黄

北方冬季因用暖气或生煤取暖,导致室内空气干燥,一些喜空气湿润的花卉,如兰花、龟背竹等,在这种环境条件下,易出现叶尖干枯或叶缘枯焦,叶片上发生焦斑,边缘卷曲等现象,应经常用与室温接近的温水喷洗枝叶,并在暖气片上或火炉上放一盆清水,以利增加室内空气湿度。对于一些名贵花卉,夜间最好用塑料薄膜罩罩上,并在罩内放一盆清水。

寒黄

北方冬季天气寒冷,若此时室温低于8℃,一些喜高温的花卉,如一品红、变叶木、叶子花、孔雀竹竽、花叶万年青等就会受害,引起叶片发黄脱落;如果室温低于5℃,大部分喜温暖畏寒冷的花卉也会受害,叶、花、果发黄,干枯,易脱落。因此,入室后要根据各类花卉对温度的要求调节室内温度。

病虫黄

花卉遇受真菌、病毒等病原物侵染,便会引起多种叶斑病,使叶片局部组织坏死,出现失绿黄斑或黄绿相嵌的斑驳,或整叶变黄脱落。受到红蜘蛛、介壳虫等害虫为害,叶绿素受到破坏,也会使叶片出现黄白色小斑点,或叶色变黄脱落。发现后需及时喷药防治。

毒黄

防治花卉病虫害时使用农药浓度过大或是炎夏中午喷药,均易发生药害,引起叶片枯黄;受到空气中有毒气体污染或是受到土壤中有毒物质毒害,也易造成叶片局部焦枯,甚至全株枯死。因此,应注意合理施用农药,设法排除空气污染和避免土壤毒害。

缺素黄

铁乃微量元素之一,可到农资店选购含铁之微量元素,按说明兑水后喷洒叶面(某些元素移动性差,喷洒叶面可收速效)与基部,长期使用硬性介质者,可酌情配比适量之有机介质,或补充有机肥,对缺素现象可获改善或缓解!

缺铁初期则会造成新叶黄化,尤以叶脉间最明显.若未获改善,会造成局部坏死或嫩叶白化而枯死.

缺镁则叶脉间黄化、坏死并呈网目状,但以老叶较为明显.

缺硫则植株矮化、叶片变小并全面黄化,但也是以老叶较为明显.并此叙明.

此外,对生长过于茂盛的枝叶长期不进行修剪,致使内膛枝光线不足,也易造成叶片变黄脱落。应注意适时修剪,使之通风透光,同时需要注意适当增施磷、钾肥,防止枝条徒长。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盆花叶片发黄,机理较复杂,有时是由一种原因引起的,有时是由几种原因造成的。因此发现叶子发黄时要仔细观察对症下药,才能收到良好效果。同时也需要注意,并非所有黄叶现象都是病理病害,例如到了秋风扫落叶之时,落叶花木类黄枯落叶;一年生草花类枯黄而死;宿根类花卉地上部枝叶枯萎;花卉移栽时由于一时营养失调,出现少量黄叶脱落;个别花卉,如扶桑、白兰等萌发新枝后老叶萎黄时等,都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并非病理病害。

植物害虫种类的识别与防治


一、虫害种类

花卉害虫种类繁多,根据害虫危害花卉的部位和方式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食叶害虫类:这类害虫的口器是咀嚼式的,危害时大口大口地蚕食花卉叶片,造成叶片缺刻破损,严重时叶片可被全部吃光。常见的害虫有黄刺娥、大造桥虫、金龟子等,还有蜗牛、蛞蝓、鼠妇等有害动物。它们咬食叶片和嫩芽。

2.刺吸害虫类:此类害虫口器如针管,可刺进花卉植物组织(叶片或嫩尖)。吸食花卉植物组织的营养,使叶片干枯、脱落,受害叶片表现失绿、变为白色或褐色。这类害虫个体较小,种类繁多,有时不易发现。常见的有蚜虫类、介壳虫类、粉虱类、蓟马类、叶螨类等。此类害虫中有的可分泌蜜露,有的可分沁蜡质。不但污染花卉叶片、枝条,且极易导致煤污病、看上去叶片和枝条上如同生了一层厚厚的煤粉层。此类虫中的螨类能吐丝结网,其严重时网可粘连叶片和枝条,这时极易发现,此时也属虫害相当严重时期。

3.钻蛀害虫类:这类害虫钻蛀在花卉的枝条与茎秆里面蛀食危害。将茎、枝蛀空,使其死亡。如菊天牛、大丽花螟娥、玫瑰茎蜂等。有的钻入叶片危害,叶片可见到钻蛀的隧道,造成叶片干枯死亡。

4.土培害虫类:这类害虫一生生活在土壤的浅层和表层。花卉被害处常造成植株萎蔫或死亡,如地老虎、金针虫、蝼蛄等。

二、检查与识别

1.检查虫粪:放置花木地面周围和枝上查其可有虫粪。对钻入枝干的害虫,可检查排粪孔是否有粪便和木屑散落地面。天牛排出虫粪和木屑多为丝状;木蠹娥则为粒状并粘连成串。

2.查排泄物与分泌物:可在花木的枝叶等部分检查有无油污,发现这些物质一般是能分泌蜜露、蜡质等害虫产生的,主要是蚜虫类、蚧虫类、粉虱类刺吸口器害虫。

3.检查虫卵:大的卵粒、卵块肉眼可见。微小的卵可持放大镜查之。一般卵产在枝条、叶片、芽腋等处,如红蜘蛛卵多在叶背匿藏;天幕毛虫卵在枝条上;蚜虫卵在芽腋处,蝗虫卵在土壤中。由于各种害虫生活习性不同,产卵部位各异,在其产卵场所寻找,以便进一步识别害虫种类危害,以示及早防治。

4.拍枝检查:对一些惊扰能飞的害虫,拍动或晃动枝条叶片,可发现之。红蜘蛛等较小,肉眼难辨,可选花卉几种具代表性地方,放上白纸,然后拍动,使其抖落白纸上,即可得知红蜘蛛发生有无。

5.检查被害状:花木叶片、枝条有无被啃咬坏的地方,如孔洞、缺刻、筛网状等。或有卷缩的叶片,或在枝条上有异物生长,枯尖或死枝。

6.查土壤内害虫:可查土表有无异样。如蝼蛄表土行走,土表面有突出痕迹。一些金龟子成虫在花卉根茎表土下潜伏,拨开表土就可找到。

三、防治方法

l.严格检疫:检疫是一个国家或一个行政机构用法规措施禁止或限制危险性害虫人为的从外部传入或传出,限制其传播扩散的一种措施。这样能保证我们引入观赏花卉种子、种苗、盆花时免受害虫的侵袭。

2.园艺防治

(1)栽培措施:这是植物保护的一项基本措施,依据一些病虫的发生危害情况,对外部环境条件、寄生情况等提出一定要求,通过改善栽培、养护管理等一系列技术措施。避免有利害虫滋生的环境产生。

(2)土壤消毒:无论何种栽植土壤,都要了解其特性,尽量选用植物所需要的土壤,堆置培养土要充分发酵、要经常清洁田园、清除杂草、消除害虫的中间寄主和越冬越夏场所。

3.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克制害虫。花卉害虫的天敌十分丰富。有瓢虫、草蛉、食蚜蝇、寄生蜂等。要充分加以保护、繁殖和利用、以消灭害虫。化学防治时尽量避免伤害天敌。以菌治虫是利用能使害虫致病的真菌、细菌、病毒或它们的代谢物来防治害虫。以螨治螨是利用捕食螨在温室中防治花卉上的红蜘蛛。

4.物理机械防治:利用光、色诱杀。采用黑光灯诱来具有趋光性的害虫。采用黄板粘胶可在花卉栽培地诱杀有翅蚜虫。热处理法可在夏季曝晒盆土,消灭土壤内线虫。

花卉害虫的识别与防治


虫害种类花卉害虫种类繁多,根据害虫危害花卉的部位和方式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食叶害虫类,刺吸害虫类,钻蛀害虫类,土培害虫类。一般通过检查粪便、虫卵和植物特征进行防治。

花卉害虫种类

花卉害虫种类繁多,根据害虫危害花卉的部位和方式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

1.食叶害虫类:这类害虫的口器是咀嚼式的,危害时大口大口地蚕食花卉叶片,造成叶片破损,严重时叶片可被全部吃光。常见的害虫有黄刺蛾、大造桥虫、金龟子等,还有蜗牛、蛞蝓、鼠妇等害虫。

2.刺吸害虫类:此类害虫口器如针管,可刺进花卉植物组织(叶片或嫩尖),吸食花卉植物组织的营养,使叶片干枯、脱落,受害叶片往往表现为失绿变为白色或褐色。这类害虫个体较小,种类繁多,有时不易发现。常见的有蚜虫类、介壳虫类、粉虱类、蓟马类、叶螨类等。此类害虫中有的可分泌蜜露,有的可分泌蜡质,不但污染花卉叶片、枝条,且极易导致煤污病;此类虫中的螨类能吐丝结网,其严重时网可粘连叶片和枝条。

3.钻蛀害虫类:这类害虫钻蛀在花卉的枝条与茎秆里面蛀食危害。它们可以将茎、枝蛀空,最终导致植株死亡。如菊天牛、大丽花螟蛾、玫瑰茎蜂等。有的钻入叶片危害,叶片可见到钻蛀的隧道,可导致叶片干枯死亡。

4.土培害虫类:这类害虫一生生活在土壤的浅层和表层,常造成被害花卉植株萎蔫或死亡。如地老虎、金针虫、蝼蛄等。

花卉害虫检查与识别

1.检查虫粪:可在放置花木的地面周围和枝上检查是否有虫粪。对钻入枝干的害虫,可检查排粪孔是否有粪便和木屑散落地面。天牛排出的虫粪和木屑多为丝状;木蠹蛾排出的粪则为粒状并粘连成串。

2.查排泄物与分泌物:可在花木的枝叶等部位检查有无油污,这些物质一般是有能分泌蜜露、蜡质等的害虫所致,主要是蚜虫类、蚧虫类、粉虱类刺吸口器害虫。

3.检查虫卵:大的卵粒、卵块肉眼可见,微小的卵可持放大镜查之。一般卵产在枝条、叶片、芽腋等处,如红蜘蛛卵多在叶背匿藏,天幕毛虫卵在枝条上,蚜虫卵在芽腋处,蝗虫卵在土壤中。

4.拍枝检查:对一些受惊扰即飞的害虫,拍动或晃动枝条叶片即可发现。红蜘蛛等较小,肉眼难辨,可选花卉栽种区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放上白纸,然后拍动花枝检查是否有红蜘蛛。

5.检查被害状:花木叶片、枝条有无被啃咬坏的地方,如孔洞、缺刻、筛网状等。还可检查有无卷缩的叶片,在枝条上有无异物生长,有无枯尖或死枝。

6.查土壤内害虫:可查土表有无异样。如蝼蛄行走的地方土表面有突出痕迹。一些金龟子成虫在花卉根茎表土下潜伏,拨开表土就可找到。

花卉害虫防治方法

1.严格检疫:这种方法能保证引入的观赏花卉种子、种苗、盆花免受害虫的侵袭。

2.园艺防治:可采用土壤消毒和栽培管理的方法防治。

栽培管理:这是植物保护的一项基本措施,通过改善栽培、养护管理等一系列技术措施避免有利害虫滋生的环境产生。

土壤消毒:堆置培养土要充分发酵,要经常清洁田园、清除杂草,消除害虫的中间寄主和越冬越夏场所。

3.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克制害虫。花卉害虫的天敌十分丰富,有瓢虫、草蛉、食蚜蝇、寄生蜂等,要对其充分加以保护、繁殖和利用,以消灭害虫。以菌治虫是利用能使害虫致病的真菌、细菌、病毒或它们的代谢物来防治害虫。

4.物理机械防治:利用光、色诱杀。采用黑光灯可诱来具有趋光性的害虫。采用黄板粘胶可在花卉栽培地诱杀有翅蚜虫。采用热处理法在夏季曝晒盆土,消灭土壤内线虫。

如何识别柑橘黄龙病


红鼻子果或青果(甜橙)或青头果(南丰蜜橘)或不熟果(广东砂糖橘):果子到了成熟期不正常转黄,除了果柄附近,其它大部分还是青的。目前通过果子症状来识别黄龙病已成为果农判断黄龙病的主要方法,也是判断黄龙病最准确、最快速的方法。只要在树上发现有果子出现上述的症状,那么这整棵树很可能已经感染黄龙病了。

斑驳状黄化叶:是田间判断柑橘黄龙病的主要症状之一,主要从叶片的基部和边缘开始发黄,黄绿相间,呈现斑驳状。

均匀黄化或黄梢:主要是新梢不转绿,以椪柑、蕉柑的夏、秋梢较多,是田间判断柑橘黄龙病的主要症状之一。

大部分感染了黄龙病的树上都有缺素状黄化,以类似缺锌状(通常称为辣椒叶)或缺锰状黄化叶为主,但不能作为田间判断是否是黄龙病的主要症状。

怎么区别柑橘树的缺铁黄化和黄龙病黄化?可以通过果子和是否有斑驳状黄化叶来判断,也可以通过黄化的时间和土壤来大致判断。缺铁黄化的柑橘树果子是正常转黄的,而黄龙病黄化的树会有果子不正常转黄。如果是春梢黄而秋梢不黄很有可能是缺铁黄化,相反的如果是春梢不黄而秋梢黄则很可能是黄龙病黄化。

怎样识别蔬菜发生药害


菜农在使用农药时,如果农药复配不当,浓度过高,重复喷药等,经常会出现药害。药害的症状有时与侵染病害症状类似。那么,怎样正确识别药害呢?

药害诊断

1.施药后几天内田间秧苗出现不正常的情况,如叶片干枯、斑点、心叶卷曲变小、落花落果等。

2.播种后苗出不全或烂芽,定植后根系不下扎或新根少,地上秧苗干枯不生长。出现这些情况就要调查上茬施用农药的情况,如上茬使用多效唑和除草剂,下一茬种植西红柿等蔬菜,很可能造成植株矮化。玉米田使用西玛津除草剂后,往往对下茬油菜、豆类等作物产生药害。

3.表现症状是全棚发生,发病速度快,没有发病中心和发病过程,受害症状不典型,例如斑点不规则、大小不一,没有霉层和轮纹、黄色晕圈等。

补救措施

施药后注意观察田间情况,若出现症状马上停止施用各种农药,喷药时间短而显现药害症状的要立即喷施大量的清水3-4次。加强肥水管理,中耕松土促进根系的生长,也可追施少量氮肥促进新叶的生长,及时冲施养分含量全面的速效肥。喷施生长调节剂、叶面肥等。土壤残留造成的药害可灌水缓解,严重的补栽或改种其他作物。

稻瘟病的识别与防治


稻瘟病又叫稻热病。在水稻的整个生长期都可发生,以叶瘟和穗瘟影响最大。

叶瘟主要发生于秧苗四叶期和分蘖期,常见病斑有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急性型病斑椭圆形,暗绿色水渍状,背面着生大量灰绿色霉状分生孢子,是病害流行的预兆。慢性型病斑梭形,湿度高时,病斑背面也可产生灰绿色霉,表示病害有扩散可能。节瘟使稻节变黑,茎易折断。穗颈发病即穗瘟(穗轴和枝梗上也可发病),病斑褐色至黑褐色,穗颈感病早的形成白穗,晚的秕谷增加,粒重减轻。谷粒瘟在谷粒上呈褐色小点或灰白色至暗灰色病斑,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原菌在有病的稻草和谷粒上越冬。草堆上的病菌能存活1年以上,遇雨湿产生孢子,随风雨传播。气温25℃-28℃时,阴雨多温,日照不足,穗期遇低温阴雨,肥水管理不当,又是种植的易感病品种,最易发病。

防治稻瘟病,关键是合理用药。要在搞好预测预报的基础上,抓住防治适期进行药剂防治。防治稻瘟病较理想的药剂有富士一号40%乳剂和三环唑20%可湿性粉剂,每亩每次用其中一种药剂50克-100克对水100公斤。

水稻孕穗至抽穗期,多阴雨天气。且有1%的稻株剑叶上有病斑,宜分别在孕穗期和齐穗期各用药防治1次。施药时要保证亩用药液量不少于100公斤,做到均匀喷施,防止漏治,禾苗上下部、叶片正反面都要喷到药液。

怎样识别假蜂王浆


怎样识别假蜂王浆

目前最常见的鲜王浆掺假有两类

奶粉等掺淀粉蜂王浆的鉴别:淀粉遇碘变蓝。淀粉水解后变成糊精,糊精遇碘后变紫。纯王浆遇碘后呈浅黄色或橙黄色

简易方法:取一滴蜂王浆滴在纸上,一段时间过后,如果有水渗出的痕迹则该蜂王浆掺假。

掺乳制品蜂王浆的鉴别:少量食用碱面或20%NaOH数滴常温下搅匀,若悬浮物全部溶解,并呈浅黄色透明状,若不溶解,并呈浑浊状,则说明该样品王浆中掺有乳制品。

蜂王浆禁忌

食用蜂王浆时,也有一些饮食禁忌。由于蜂王浆中含有来自花粉的异性蛋白和蜂毒肽,某些人对此易过敏,服用时应注意,过敏体质的人要忌食。还有低血糖者要忌食。主要是由于蜂王浆中有胰岛素样的物质,能增强人体内胰岛素的降血糖作用,会加剧低血糖反应。像体虚、便溏、腹泻者也不宜食用。此外,发育正常的小孩不宜喝蜂王浆,主要是由于小孩服用蜂王浆后易促进性器官发育,性早熟;营养不良、发育滞缓的儿童每天1克,一到三个月可以明显改善。

蜂王浆不能用开水或茶水冲服,因温度过高易破坏其活性物质,茶水中的鞣酸与铁,会降低其疗效。还有一点就是必须长期服用,才能见效。

保质期:蜂王浆要求在低温下贮存,贮存温度以-5-7℃为宜。实践证明,在这样的温度条件下,存放一年,其成分变化甚微,在-18℃的条件下可存放数年,不会变质。胶囊和片剂可以在常温下可保存2年。

睡前吃蜂王浆是一种错误的饮食习惯。这是因为,蜂王浆中的糖类物质含量丰富,在进入血管后可使血液黏度上升。人在睡眠中心率减慢,血液流动速度本来就放缓,如果在睡前服用蜂王浆的话,可能导致局部血液动力异常,造成微循环障碍,易促发脑血栓的形成。

结语:蜂王浆的功效与作用大家肯定都知道,看了上述文章的介绍,大家对于如何识别真假的蜂王浆知道了吗?以后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看仔细了,千万不要被骗了、另外食用蜂王浆的时候要注意,千万不要和一些食物混搭在一起,不仅伤身还没有保健的效果哦!

茴香常见病害的识别与防治


1白粉病

1.1症状。为害植株地上部分,较成熟的部位先发病,初期在叶片表面出现白粉状斑点,以后逐渐扩大,互相融合,在茎、叶表面形成一层厚厚的白粉,严重时叶片褪色,坏死枯萎。

1.2防治方法。收获时,将收集的病残物烧毁,以减少菌源;病害发生初期,及时用15%粉锈宁1500~2000倍液、70%甲基硫菌灵1000倍液、75%百菌清1000倍液,每隔10~15天喷1次,连喷2~3次。采用保护地栽培的茴香,亦可用5%百菌清粉尘剂在发病初期喷撒,每亩1公斤。

2根腐病

2.1症状。主要为害根部,造成死苗或烂根,严重时植株成片坏死。发病初期根尖或幼根呈褐色水渍状,后变成黑褐色坏死病斑,逐渐发展使主根呈锈黄至锈褐色,腐烂,病株极易从土中拔起。潮湿时在根茎表面产生白色霉层。病株叶片由外向里逐渐变黄坏死,最后全株枯死。

2.2防治方法。播种前或移栽前,每亩用50%多菌灵2~3公斤,拌细土50~60公斤,沟施或穴施;在定植时或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500倍液、45%特克多1000倍液浇灌定植穴或灌根,每株(穴)灌药液0.25~0.5公斤。

3菌核病

3.1症状。主要为害茎、茎基及叶柄,被害植株外观呈凋萎状,病部呈褐色湿润状,后变软、腐烂,表面缠绕蛛丝状霉。后期病部表面及茎腔内产生黑褐色鼠粪状菌核。

3.2防治方法。重病地实行轮作,并注意田间卫生,及时收集病残体烧毁。增施磷、钾肥,防止单一施用过量氮肥。对不易轮作的病茬地,定植时每亩用40%五氯硝基苯0.4公斤,加细土25公斤,制成毒土撒施。病害发生初期,及时喷洒50%速克灵1500~2000倍液、50%扑海因1000倍液。

4灰霉病

4.1症状。主要为害叶片和叶柄,有时亦可为害球茎。多从衰老、坏死或结水的叶片或叶柄开始发病,引起枝叶坏死腐烂,在病组织表面产生灰色霉层。球茎染病初呈水渍状灰绿色至灰褐色坏死,以后软化腐烂,在病部表面产生灰色霉层。

4.2防治方法。收获后彻底清除病残落叶,及时深埋或烧毁;在种植或定苗前,用65%甲霉灵500倍液、50%多霉灵600倍液,对棚室土壤、墙壁、棚膜等喷雾,进行表面灭菌;发病初期,用65%甲霉灵600倍液、50%多霉灵700倍液、45%特克多800倍液或50%农利灵1000倍液喷雾。

《带病花苗怎么识别》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识别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