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植物茎的知识。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大姜茎块腐烂病的病害防治法》,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大姜茎块腐烂病又称姜枯萎病,烂根病,主要危害地下块茎、根部,块茎变褐,从外表皮向内腐烂,根部坏死,地上部植株心叶干枯,整株呈枯萎状。

该病与细菌性姜瘟外观症状易混淆,两病区分为:姜瘟病块茎多呈半透明水渍状,挤压患部溢出乳白色菌脓,镜检则见大量细菌涌出,细菌性姜瘟一般从姜块内部往外部腐烂,姜枯萎病块变褐而不带水渍状半透明,挤压患部虽渗出青液但不呈乳白色浑浊状,姜块腐烂一般从外向里烂,镜检病部可见菌丝或孢子,保湿后患部多长出黄白色菌丝;挖检块茎表面有菌丝体。

病原

包括尖镰胞菌和茄病镰孢,属结群霉,均属半知菌亚门真菌。病菌均可产生大型和小型分生孢子。小型分生孢子无色,单孢或双孢,卵形至肾形。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两菌均以菌丝体和厚垣孢子随病残体遗落土中越冬。带菌的肥料、姜种块和病土成为翌年初侵染源。病部产生的分生孢子,借雨水溅射传播,进行传染。植地连作、低洼排水不良或土质过于粘重,或施用未充分腐熟的土杂肥易发病。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耐涝品种。

2、常发地或重病地宜实行轮作,有条件最好实行水旱轮作。

3、选高燥地块或高厢深沟种植。

4、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适当增施磷钾肥。

5、注意田间卫生,及时收集病残株烧掉。

6、常发病地块在种植前注意精选姜种块,并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500倍液浸姜种块1-2小时,捞起晾干下种。

7、发病初期于病穴及其四周灌40%施纳宁(代森铵)300倍液,20%络氨铜锌水剂600倍液,70%琥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一4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防治1-2次,以控制病害蔓延。

延伸阅读

生姜腐烂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生姜腐烂病又叫软腐病、姜瘟,是生姜在种植养护管理过程中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对生姜的危害极大,现将生姜腐烂病的病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症状

主要为害根茎,初在茎基部或根茎上半部现黄褐色水渍状病变,逐渐失去光泽,姜从外部逐渐向内软化腐败,仅留表皮,内部充满灰白色具硫化氢臭味的汁液。病茎、病根染病初呈浅黄褐色至暗紫色病变,后亦变成黄褐色腐烂,致叶尖或叶脉呈鲜黄色至黄褐色,叶缘上卷,病叶凋萎早落。

二、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病原细菌主要在贮藏的根茎里或随病残体留在土壤中越冬或越夏,带菌根茎成为田间主要初侵染源,并可通过根茎进行远距离传播,在田间病菌靠灌溉水及地下害虫传播蔓延。在地上借风雨、人为等因素接触传播,病原细菌从伤口或叶片上的水孔侵人,维管束向上、下蔓延。引致根茎腐烂域植株枯死。土温28℃一30℃、土壤湿度高易发病。

三、防治方法

1、进行姜种处理:用40%福尔马林100倍液浸种6小时,闷种6小时,或将切开的种姜用1:1:100波尔多液浸种20分钟,或用草木灰蘸种姜切面,以避免病原菌从伤口侵人。

2、选择通风好的田块种姜,低洼地应做畦或起高拢,施用酵素菌沤制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发现病株马上拔除,集中深埋或烧毁,病穴撒施石灰消毒。

3、有条件的应与水稻等禾本科作物轮作2一3年。

4、发病初期浇灌72%或68%农用硫酸链霉索4000倍液或抗菌剂401水剂800一1000倍液、7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6110倍液、27%铜筒尚悬浮剂600倍液、30%碱式硫酸铜(绿得保)浮剂400倍液。此外,要注意防治地下害虫。

5、种姜收获后,先晾晒几天,后放在20℃一33℃温度条件下热处理7~8天,促其伤门愈合,同时发现病姜及时剔除后,进行贮藏,窖温控制在12℃一15℃为宜。

怎么防治果树腐烂病有8法


果树腐烂病是常见且很难治疗的病害,以往防治大多使用福美砷等残效长、对人体有害的高毒农药。现将无公害防治新法简介如下。 1.敷泥防治法:取新鲜泥土用清水拌匀(以手捏成泥团能粘附树皮即可),涂抹在果树病疤5厘米处,每隔1周再涂抹1次。 2.烧碱防治法:用烧碱原液加5倍水涂抹患处及周围0.5厘米处健康树皮,涂后3天患处干枯、萎缩、变硬,10天后周围健皮形成愈伤组织。无副作用,成本低。 3.碱水浸渍法:将食用碱面与水按1∶5的比例配成碱溶液。将病疤刮净,用小刷子将碱水涂抹在病疤上及周围超出病疤5厘米以上处,使碱溶液充分进到树皮内。然后用塑料薄膜包严扎牢,10天后再进行1次,半年后解除塑料膜。此法治愈率在85%以上。 4.盐水浸渍法:用浓度为2.5%的食盐水煮沸,晾凉备用。刮除病疤。于3~4月或8~9月,用锋利刀具将果树枝干上的病疤坏死树皮全部刮掉,使刮过的病疤四周无病组织,将病疤周围的树皮切成45~60度的斜面,用刷子将盐水涂抹在刮后的病疤上,其涂抹范围要超过病疤2厘米。刮一处,涂一处,半个月后再涂1次。 5.蒜液杀菌法:将大蒜捣成蒜泥,按1∶1的比例加入10%食盐水制成蒜液。将病疤刮净,用小刷子或毛笔将蒜液涂在病疤上,周围超出病疤3~5厘米。10天后再涂1次。此法治愈率90%以上。 6.烟碱合剂防治法:工业碱3千克对水50千克,配成碱水液,加入剪碎的干烟梗2.5千克,密封3天即为烟碱合剂。用刀刮去果树腐烂皮层,将烟碱合剂涂于患处,连续涂抹几次。 7.辣椒酒防治法:尖头红辣椒(新鲜辣椒更好)50克,切碎放入500克白酒中,密封半个月后使用。将果树腐烂部位的病组织刮除,并超出病斑边缘1~1.5厘米,伤口要求光滑,用辣椒酒涂抹,1周后再涂1次,至愈为止。 8.抗菌剂涂抹:用843康复剂原液或402抗菌剂50倍液涂抹刮净的伤口,连续多次,至愈为止。

菊花的茎菌核性腐烂病


菊花茎菌核性腐烂病在日本称之为菌核病。我国的上海、四川等地有发生。该病危害植株的茎部,发病严重时,导致全株性立枯。

症状:该病主要发生在近土表的茎基部,有时也发生在茎中部。发病初期,病部变色并逐渐扩展成不规则的大病斑,呈水渍状软腐。发病后期,当环境湿度大时,病斑处出现白色菌丝。当病斑围绕茎基一周时,导致叶枯萎、下垂,最后植株呈立枯状。解剖病茎,在茎秆内外均可见到黑色鼠粪样的菌核。病害发生在茎中部时,病斑多出现在分枝处或叶柄基部,病斑暗褐色,其上产生白色菌丝,后期亦产生菌核,病部以上的叶逐渐枯萎,也可向下方扩展,导致全株立枯。

病原:病原为核盘菌属真菌(Sclerotiniasclerotiorum(Lib.)deBary),隶属子囊菌亚门、盘菌纲、柔膜菌目。

发病规律:病原菌以菌核在病残体和土中越冬,翌年环境条件适合时,产生子囊盘和子囊孢子,子囊孢子借风雨传播,从伤口侵入寄主,进行侵染危害。阴湿多雨季节发病重。连作发病亦重。前期作物为十字花科等蔬菜时,发病重。

防治:

①减少侵染来源:彻底清除病残体,集中销毁。

②加强栽培管理:选择通风透光良好的地段种植。植株间不宜过密。与禾本科作物轮作。

③药剂防治:发病期,喷施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50%苯来特1000倍液,或50%氯硝胺1000倍液。

泡桐树腐烂病的防治四法


腐烂病是泡桐树生长中的重要病害,主要为害泡桐树皮。分布在我国山东、河南、安徽、陕西及湖南等省,其中楸叶桐、兰考桐、毛泡桐、白花桐等受害严重。对泡桐的生长和材质造成很大损失。

1、症状

腐烂病发生后,植株皮层腐烂,初期无明显症状,4-5月间发病部位树皮色泽较浅、水渍状,后出现灰褐色病斑,长椭圆形、棱形或不规则形,褐色边缘微突起,此

时皮层内已变褐色,散出酒糟味,病斑下陷呈溃疡状,病斑上出现黑色子实体,即病原的分生孢子器,在分生孢子器间有时有成堆的病原子囊壳。病斑逐年扩大后,病皮下木质部表面呈黑褐色同心圈状。当病斑环绕树干后,上部即枯死。

2、发病特点

泡桐腐烂病菌是一种弱寄生菌,该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在病皮内越冬,症状在晚秋出现,至来年3、4月为病斑扩展期,5月初基本停止扩展。

6-8月虽能侵染泡桐,但由于泡桐正值生长旺盛期,抗扩展能力强,病菌很难在侵染点扩展致病,似有潜伏侵染现象,至晚秋树势转弱后出现病斑,翌年3、4月泡桐进入生长期前为病斑扩展盛期。

病菌的孢子经风雨、昆虫传播,由伤口侵入。泡桐经水浸、日灼后,或植株过密生长不良,也易感染腐烂病。树种不同发病轻重也不同,如秋叶泡桐较毛泡桐抗病。发病部位以树干中、下部及基部为主,方向以南向、西南向为多。早春泡桐干部遭受冻害,是导致泡桐腐烂病大发生的主要原因。

3、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的选择较抗病品种。

(2)加强栽培管理,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灌水,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抵抗力,避免低洼地栽植泡桐。在栽植管理中,减少植株受伤。发现有病株,及早消除,减少侵染。

(3)北方严寒地区栽植时,冬季采取树干涂白等防寒措施。

(4)化学防治,在早春刮除病斑,用25%多菌灵50倍液,或50%退菌特50倍液,或苯腐灵4倍液,或40%福美砷50倍液涂抹伤口,待药液干后,涂黄油厚约1毫米,保护木质部,防治效果很好。

柑桔煤烟病防治法


柑桔煤烟病危害柑桔的叶片、枝梢和果实,在其表面形成绒状的黑色或暗褐色霉层,后期在霉层上散生黑色小点粒或刚毛状突起物。根据病原种类不同,霉状物的附生情况也各不相同。有的霉层为黑色薄纸状、易撕下;有的霉层似黑灰,多发生于叶面,用手擦之即成片脱落;有的呈辐射状小霉斑,散生于叶两面。煤烟病严重的桔树,看似盖上了一层烟囱里放出的煤烟灰,光合作用严重受阻,树势衰退,叶片卷缩脱落,花少果少,成熟果着色不好,品质差。

一、发病规律。

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等在病部越冬,第二年春天繁殖出孢子借风雨飞散落于蚧壳虫类、蚜虫、黑刺粉虱、烟粉虱等害虫的分泌物上,以此为营养,进行生长繁殖,辗转为害,引起发病。本病全年都可发生,以5-9月发病最烈。桔园植株高大,荫蔽透光差,湿度大,发病重。病害与蚜虫、蚧壳虫和粉虱等害虫的虫量和活动相关,并随之消长。

二、防治方法。

⑴药剂防治:春季芽开始萌动时和开花前各喷1次10%吡虫啉1500倍加50%多菌灵800倍液,重点防治蚜虫;5月中旬起用25%扑虱灵1500倍液或48%乐斯本1000倍液或95%机油乳油200倍液加50%多菌灵800倍液,全树冠喷雾,连用2-3次,每次间隔7-10天,重点防治蚧壳虫、黑刺粉虱等害虫;7-9月交替使用阿维菌素、氟虫腈、吡虫啉、扑虱灵防治白粉虱。

⑵加强桔园管理:特别要搞好修剪,以利通风透光,增强树势,减少发病因素。

秋番茄烂果防治法


秋番茄结果期烂果,究其成因与3种病害密切相关,应加强防治。

软腐病引起的烂果番茄软腐病是细菌性病害,以感染茎、果实为主。果实发病时,果皮完整光亮,果肉腐烂稀软,破裂后散发出恶臭味,易脱落,干燥后变成白色僵果。防治方法: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可溶性粉剂4000倍液或70%敌克松1000倍液等,每隔8-10天喷1次,喷药次数看病情而定。

褐色腐败病引起的烂果此病是真菌性病害,主要危害接近成熟的果实,多在果实肩部至近果顶处产生浅褐色病斑,后期成同心轮纹斑,变深褐色,表面光滑不发生软化,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灰白霉层。防治方法:初见病时用25%瑞毒霉800-1000倍液或75%百菌清600-800倍液等,每隔7-8天喷1次,连喷2-3次。

炭疽病引起的烂果此病是半知菌引起,病菌在果实着色前侵染,潜伏到着色以后发病,初生透明小斑点,逐渐扩展并变黑色、稍凹陷,病斑有同心轮纹,其上着生黑色小粒点,在潮湿条件下分泌红色粘状物,最后果实腐烂脱落。防治方法:在绿果期用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每隔8-10天喷1次,连喷2次,可抑制病害的发展。

碗莲腐烂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碗莲就是栽种在碗内的荷花,也称为钵莲、盆莲,就是种在碗内的莲花,专供陈于室内几桌之上,以美化居住环境。现将碗莲腐烂病的病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症状:

病害发生于全株,从种根开始发病,延及地下茎、叶柄、叶片及花梗等部位。地下茎初期似无症状,但其断面导管有的变为淡褐色或褐色,并逐渐扩展。有的病茎变色不显著,但茎的全面或一侧发生纵皱,病茎所生叶片呈淡绿色,以后从叶缘开始干枯,引起叶片卷缩以至枯死。

2、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菌丝体在种藕内和以厚垣孢子在土壤中越冬,带菌的种藕和病土成为主要初侵染源。栽植带菌种藕,长出的幼苗则成为中心病株,先是地下茎秆及根系发生病变,后波及叶柄和叶片,中心病株产生孢子从伤口侵入,形成再侵染。

品种间抗性有差异,深根系品种较浅根系品种发病轻,阴雨连绵、日照不足或暴风雨频繁易诱发此病;藕田土壤通透性差或酸性大,污水入田或水温高于35℃,都易诱发此病。

3、防治方法:

(1)因地制宜选用抗病品种。

(2)加强肥水管理,施足腐熟有机肥,适时适量追肥,做到有机肥和化肥相结合,氮肥与磷钾肥相结合。

(3)按不同生育阶段需要管好水层,做到深浅适宜,以水调温调肥,防止因水温过高或长期深灌加重发病。

(4)及时拔除病株后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也可用上述混合好的杀菌剂每公顷7.5kg拌细土375~450kg,堆闷3~4h后,撒入浅水层,2~3d后再用上述混合剂6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400倍液或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喷于地上部叶柄。

盆栽荷花常见的虫害防治法


危害荷花的害虫主要有蚜虫类和夜蛾类两类。这两类害虫有明显的季节性,前者在早春,后者在中秋。掌握其繁殖活动规律,做到提早防治,则效果会好一些。蚜虫类家庭盆栽荷花数量少,在蚜虫初出现时,可用手直接捻除或用刷子刷除,也可用洗衣粉加水千倍液用小喷雾器喷雾触杀。花卉市场上出售的家庭专用杀蚜剂使用方便,效果好。

盆栽数量多的荷花园可用敌敌畏加水2000倍或20%杀灭菊酯乳油2000倍液喷雾触杀。为增加药液在荷叶上的附着力,可加入极少量的洗衣粉。因各厂家生产的敌敌畏、洗衣粉的成分和含量不同,应先进行试验,再大面积使用,掌握最佳喷药时间和方法,避免产生药害。

蚜虫抗逆能力差,大量繁殖与大量死亡相对应。在烈日、大风、暴雨和天敌的干扰下,很快会销声匿迹,一般不会对盆栽荷花造成大的危害。

夜蛾类夜蛾在幼虫期时,可采用人工捕捉和药物触杀相结合的方法灭除。用敌百虫晶与敌敌畏混合后加水1600至2000倍喷雾,触杀和熏杀双管齐下,效果良好。

夜蛾类成虫昼伏夜出,有很强的趋光性。夜晚用电击式黑光灯诱杀,灯下面放一个加有煤油的水盆,有效半径可达50米,每只灯每夜可诱杀夜蛾类等害虫上百只,效果非常好。

水中害虫夏季盆内水中易滋生小红虫、水蚯蚓等,危害荷花浮叶和根系。家庭盆荷每盆加半片敌百虫即可消灭。盆栽荷花园结合施肥,把含量3%的呋喃丹与颗粒状肥料混匀后施入盆内,即可防治。呋喃丹又叫沙子药,每667亩可混药1至2千克,施肥时要戴防护手套。

姜软腐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姜软腐病发生时间一般在7月份开始,8月为盛期,9月是为害最高峰期。姜软腐病是一种细菌性病害,高温多雨,大水漫灌,田间积水,发病较重。现将姜软腐病的病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发病症状

发病时大姜叶片下垂,无光泽,由下而上变黄、叶缘卷缩。

农业防治

1、轮作

换茬是切断病菌传播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对已发病的地块,最好间隔3年以上再种姜,前茬为粮食作物或葱蒜的地块最好。种过西红柿、茄子、辣椒、土豆等作物、尤其是发生过青枯病的地块,不宜种姜。

2、选种

从无病田或无病株选留健壮姜种,播前再淘汰一次。

3、姜种处理:催芽前用1:100倍液的福尔马林液闷种6小时,充分晾开散发药味后播种,或用农用链霉素500ppm浸种24小时。姜种催芽时,每20公斤姜种用1公斤生石灰加水喷洒。栽种生姜时,在切口、分种伤口处涂抹生石灰。

4、加强管理:高畦深耕翻晒土壤,施优质有机底肥;防止大水漫灌、串灌。发现病株立即拔除,病穴撒少量石灰以防细菌扩散;

药物防治

可以用20%龙克菌500600倍,或77%多宁600倍液、72%农用硫酸链霉素4000倍液+天达2116壮苗灵600倍液灌根,每棵灌200500毫升,710天一次,连灌34次。

姜花炭疽病病害防治


分布与危害危害姜花。症状危害姜黄花、春砂仁、红豆蔻茎叶等,多在成株上发生,病斑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初为暗绿色水渍状小点,后变灰白色,再后变为灰褐色,呈云纹状,边缘深褐色,中部枯白色。湿度大时,病斑上产生许多小黑点。

病原由半知菌亚门的刺盘孢属真菌侵染引起,包括辣椒刺盘孢菌〔Colletotrichumcapsici(Syd.)BulleretBisby〕和胶孢刺盘孢菌〔C.gloeosporioidesPenz.〕两种。

发生规律此病多发生于秋冬季,土壤瘠薄,基肥不足,速效氮过多,荫蔽不良的地块,发病较重,多雨、高湿有利病害发生蔓延。以分生孢子作为初侵与再侵接种体,借助雨水溅射等传播,从伤口或孔口侵入致病。在南方特别是在广东,病菌可在田间多种寄主作物间辗转传播危害,并无明显越冬期。连作地、低洼潮湿地或植株偏施氮肥生势过旺时,易诱发本病。

防治方法预防方法

1、注意寻找抗病品种。

2、加强以肥水为中心的栽培防病工作。适时喷施叶面肥,使植株壮而不过旺,稳生稳长,地上与地下根茎生长协调,可减轻发病。

治疗方法

可用国光英纳400-600倍液、国光必鲜(咪鲜胺)600~800倍液、或80%多菌灵800倍液喷施防治。

核桃树腐烂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核桃树腐烂病在西北、华北各省及山东、山西、安徽等省的核桃产区均有发生和为害。受害重的核桃林,株发病率可达80%以上。病树的大枝逐渐枯死,严重时整株死亡。

症状

主要为害枝干树皮,因树龄和感病部位不同,其病害症状也不同。大树主干感病后,病斑初期隐藏在皮层内,俗称湿囊皮。树皮纵裂,沿树皮裂缝流出黑水,干后发亮,好似刷了一层黑漆。

幼树主干和侧枝受害后,病斑初期近于梭形,呈暗灰色,水浸状,微肿起,用手指按压病部,流出带泡沫的液体,有酒糟气味(图14-10)。病斑沿树干纵横方向发展,后期病斑皮层纵向开裂,流出大量黑水,当病斑环绕树干一周时,导致幼树侧枝或全株枯死。

病原

Cytcosporajuglandicola称胡桃壳囊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器埋生在寄主表皮的子座中。分生孢子器形状不规则,多室,黑褐色具长颈,成熟后突破表皮外露。分生孢子单胞、无色,香蕉状。

发生规律

以菌丝体或子座及分生孢子器在病部越冬。翌春核桃树液流动后,遇有适宜发病条件,产出分生孢子,分生孢子通过风雨或昆虫传播,从嫁接口、伤口等处侵入,病害发生后逐渐扩展。

生长期可发生多次侵染。春秋两季为一年的发病高峰期,特别是在4月中旬至5月下旬为害最重。一般在核桃树管理粗放,土层瘠薄,排水不良,肥水不足,树势衰弱或遭受冻害及盐害的核桃树易感染此病。

防治方法

对于土壤结构不良、土层瘠薄、盐碱重的果园,应先改良土壤,促进根系发育良好。并增施有机肥料。合理修剪,及时清理剪除病枝、死枝、刮除病皮,集中销毁。增强树势,提高抗病能力。

早春发芽前、6~7月和9月,在主干和主枝的中下部喷2~3波美度的石硫合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100倍液,铲除核桃腐烂病。

刮治病斑,在病斑外围1.5cm左右处划一隔离圈,深达木质部,然后在圈内相距0.5~l.Ocm。划交叉平行线,再涂药保护。

常用药剂有4~6波美度的石硫合剂、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50倍液等,亦可直接在病斑上敷3~4cm厚的稀泥,超出病斑边缘3~4cm,用塑料纸裹紧即可。

黄芩茎基腐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黄芩茎基腐病主要危害大苗或成株黄芩的茎基部及主根。对黄芩的危害极大,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发病症状

病部初期呈暗褐色,后绕茎基部或根颈部扩展,致使皮层腐烂,地上部叶片变黄,以致植株枯死。后期病部表面可形成大小不一的黑褐色菌核。

2.发生规律

该病是一种真菌性病害,病原菌为立枯丝菌核,此菌为土壤习居菌,腐生能力较强,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中越冬。第二年春季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动产生侵入丝,从伤口或嫩皮处侵入根茎部或茎基部引起发病。

此病在近距离内可通过菌丝蔓延及耕作、除草传播,远距离可通过带有菌丝及菌核的病土、未腐熟的粪肥传播。病菌在13-42℃内均可侵染,以24℃左右较高湿度下利于侵染发病。肥水不足、植株长势弱、伤口多也有利于发病。

3.防治措施

⑴农业防治。重病田实行3年以上轮作,与水稻轮作最好;秋后及时清除病残体;实行配方施肥,耕作除草时勿致伤口;及时防治地下害虫和根线虫,以防止致伤传病。

⑵药剂防治。发病初期衣时喷施50%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或50%扑海因1000倍液喷洒茎基部,10天后再喷一次。

《大姜茎块腐烂病的病害防治法》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关于植物茎的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