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知识。
您了解植物百科?小编带你了解下植物百科的知识。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荐《紫甘蓝立枯病的病害防治方法》,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紫甘蓝也叫紫圆白菜,叶片紫红,叶面有蜡粉,叶球近圆形。营养丰富,尤其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V和较多的维生素E和B族。现将紫甘蓝立枯病的病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为害症状
紫甘蓝立枯病是紫甘蓝的重要苗期病害。发病初期幼苗根茎部变黑或缢缩,潮湿时其上生灰白色霉状物,植株染病后,数天内即见叶萎蔫、干枯,继而造成整株死亡。定植后一般停止扩展。但个别田仍继续死苗。此外,该病还可表现为猝倒状或叶球腐烂。
病原形态特征
RhizoctoniasolaniKhnAG-4称立枯丝核菌AG-4菌丝融合群,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为Thanatephoruscucumeris(Frank)Donk.称瓜亡革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病菌形态特征参见苦瓜立枯病。
防治方法
(1)春季栽培的宜选择生长前期对低温不大敏感的品种。如绿岭、绿帝、青绿、早生绿、碧松、碧杉、绿花2号、正盐水、上海1号等。
(2)适期播种,不宜过早或过迟。
(3)甘蓝种子包衣挂膜将0.1%土霉素或3%的75%百菌清加入成膜液中,搅拌均匀后按种子30份、药液1分的比例混拌,晾干后使用,可以防治甘蓝类蔬菜种子带菌引起的病害。
扩展阅读
紫甘蓝干烧心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烧心病为紫甘蓝重要病害,分布较广,局部地区地块发生较重,保护地和露地种植均可发病,以露地种植受害重。一般病株占5%-10%,重病地块发病率可达40%以上,严峻影响紫甘蓝的产量与品质。
1、症状
主要在包心期和贮藏期发病。叶球心叶边缘组织坏死,内部发生褐变或细菌趁机侵入,造成内部组织进一步变质或坏死。轻病株在田间生长期症状不明显,仅收获后纵剖球叶方可见心叶边缘坏死干腐。重病株部分外叶即表现轻度干边,外层球叶大部分坏死干腐,致整个菜球丧失食用价值。
2、病因
过去许多方面研究认为,类似于大白菜、甘蓝的干烧心病属结球期生理病害,均系钙供给不足引起的生理病害。由于此期间生长迅速,80%-90%球叶在此期间长成,需要大量包括钙质在内的营养物质供应和相宜的综合环境条件。
若综合条件不宜,如此期间天气干旱,土壤返盐,或重施氮肥等,不断增加土壤溶液浓度,相应冲淡了土壤溶液中钙的含量,而影响或阻碍钙的吸收与运输,老叶中积累的钙又不能被再利用,使叶球得不到足够的钙,引致叶球钙的供应不足而出现干烧心病害。现有报道认为,干烧心病是由于土壤中严重缺乏活性猛所致。
因为测定典型钙质土中活性锰含量相称低,多为110-6-1010-6,甚至更低,易出现干烧心病,而石灰性土壤活性锰含量很高,可达10010-6或更高,可满意作物对锰的需要,作物含量分析结果也说明干烧心病的菜球含锰量很低,而含钙量病健菜球无明显规律性。由于作物生理代谢极其复杂,目前尚不能准确断定致病原因。
但从田间直观调查看,紫甘蓝包心期天气干旱,空气湿度低,土壤干燥缺水,或地势偏高,浇水不匀,或偏施氮肥,尤其是施用尿素或硫铵的地块易发生此病。
3、防治方法
(1)选择浇灌条件较好的地块种植,平整土地,适期浇水,尤其是包心期遇高温干旱天气要及时浇水。
(2)合理适量追肥,注重氮、磷、钾肥配合使用,避免偏施氮肥。在此基础上再试用补钙或补锰技术。补钙可选用0.7%有水氯化钙附加5010-6萘乙酸在包心初期开始分次喷洒心叶,或心叶撒施专用氯化钙缓效颗粒剂。补锰可喷洒0.7%硫酸锰。
大豆立枯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大豆立枯病俗称死棵、猝倒、黑根病,病害严重年份,轻病田死株率在5%~10%,重病田死株率达30%以上,个别田块甚至全部死光,造成绝产。应注意及时进行防治,现将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一、大豆立枯病发病条件
连作发病重,轮作发病轻。因病菌在土壤中连年积累增加了菌量。种子质量差发病重。凡发霉变质的种子一定发病重,立枯病的病原可由种子传播,并与种子发芽势降低、抗病性衰退有关。播种愈早,幼苗田间生长时期长发病愈重。用病残株沤肥未经腐熟,能传播病害发病重。地下害虫多、土质瘠薄、缺肥和大豆长势差的田块发病重。
二、大豆立枯病田间发病症状
大豆立枯病仅在苗期发生,幼苗和幼株主根及近地面茎基部出现红褐色稍凹陷的病斑,皮层开裂呈溃疡状,病菌的菌丝最初无色,以后逐渐变为褐色。病害严重时,外形矮小,生育迟缓,靠地面的茎赤褐色,皮层开裂,呈溃疡状。
三、大豆立枯病防治方法
选用抗病品种。药剂拌种。用种子量0.3%的40%甲基立枯磷乳油或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拌种。实生轮作,与禾本科作物实行3年轮作。选用排水良好高燥地块种植大豆。低洼地采用垄作或高畦深沟种植,合理密植,防止地表湿度过大,雨后及时排水。浇水要根据土壤湿度和气温确定。
1、预防:
(1)将本产品按600倍液稀释,每平米3升在播种前或播种后及栽前苗床浇灌。
(2)在定植时或定植后和预期病害常发期前,将本产品按600倍液稀释,进行灌根,每7天用药1次,用药次数视病情而定。
2、治疗:
(1)稀释倍数:按500倍液稀释使用,病害严重时,可适当加大用药量。
(2)用药方法:对病株及病株周围2~3米内植株进行灌根或小面积漫灌;若病原菌同时为害地上部分,应在根部灌药的同时,地上部分同时进行喷雾,每5天用药1次。
绿豆立枯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绿豆立枯病在受害植株茎基部产生黄褐色病斑,逐渐扩展至整个茎基部,病部明显缢缩,致幼苗枯萎死亡。湿度大时,病部长出蛛丝状褐色霉状物,即病原菌菌丝。
病原
RhizoctoniasolaniKulhn称立枯丝核菌,属半知菌亚门真菌。有性态为了Thanatephoruscucumeris(Frank)Donk称瓜亡革菌,属担子菌亚门真菌。该菌不产生孢子,主要以菌丝体传播和繁殖。初生菌丝无色,后为黄褐色,具隔,粗812um,分枝基部缢缩。老菌丝常呈一连串桶形细胞。菌核近球形或无定形,0.1-0.5mm,无色或浅褐至黑褐色。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菌能在土壤中存活23年,也可在病残体或其他作物、杂草上越冬,成为本病初侵染源。在土壤中的菌丝体可通过农田操作;耕作及灌溉水、昆虫传播,进行再侵染。植株生长不良或遇有长期低温阴雨天气易发病,多年连作田块、地势低洼、地下水位高、排水不良发病重。
防治方法
(1)实行23年以上轮作,不能轮作的重病地应进行深耕改土,以减少该病发生。
(2)种植密度适当,注意通风透光,低洼地应实行高畦栽培,雨后及时排水,收获后及时清园。
(3)发病初期开始喷洒3.2%恶甲水剂(克枯星)300倍液或20%甲基立枯磷乳油1200倍液、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600倍液。此外用30%倍生乳油200一375mg/kg灌根,也有一定防治效果。也可施用移栽灵混剂。
荷兰豆立枯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立枯病为荷兰豆的重要病害,分布广泛,发生较普遍。保护地、露地都发生,以露地发病重,个别棚室发病亦较重,常造成成片死苗,显著影响生产。现将荷兰豆立枯病的病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一、发病症状
此病主要为害根茎部,初期在根茎基部产生黄褐色坏死小点,以后变成近椭圆形至不规则形坏死斑,进一步向上下发展使根茎甚至根系全部染病。同时,病苗叶片由下向上逐渐坏死干枯,终致全棵苗坏死。
二、防治方法
1.适期播种。春蚕豆适当晚播,秋蚕豆适当早播,使幼苗避开雨季。
2.进行种子处理。可用种子重量0.3%的45%特克多悬浮剂粘附在种子表面后,再拌少量细土后播种。也可将种子湿润后用干种子重量0.3%的75%卫福可湿性粉剂或40%拌种双可湿性粉剂,或50%利克菌可湿性粉剂或70%土菌消可湿性粉剂拌种。
3.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增施过磷酸钙肥或钾肥。加强水肥管理,减少根伤,避免土壤过湿或过干,提高植株抗病力。
4.发病初期使用药剂防治。可选用30%倍生乳油l000倍液,或5%井冈霉素水剂1000倍液,或45%特克多悬浮剂l0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l000倍液喷浇茎基部,710天1次,视病情防治12次。
冬瓜立枯病的病害防治
为害症状
冬瓜立枯病主要发生在育苗后期、育苗盘处在较高温度条件下或直播田。主要为害地下根部或幼苗茎基部,初在病部现不整形或近椭圆形暗褐色斑,稍凹陷,病部扩展绕茎1周后致茎部萎蔫干枯,造成瓜苗死亡。早期与猝倒病相似,但猝倒病发病迅速,该病病程进展较慢,病部具不明显或明显的轮纹及浅褐色珠丝状霉,即病菌的菌丝体或菌核,别于猝倒病。
丝核菌果腐病幼瓜、成瓜均可发病,初在与地面接触的部位产生黄褐色病变、后病部凹陷形成大小不等不规则的病斑;成熟果实染病,形成大片的水渍状腐朽区域,后变褐干裂,湿度大时病部长出白色菌丝。
病原形态特征
RhizoctoniasolaniKhnAG-4,称立枯丝核菌AG-4菌丝融合群,属半知菌亚门真菌。该菌群是一种不产孢的丝状真菌,其菌丝形态与一些子囊菌、担子菌非常接近,该菌有菌丝融合现象。菌丝在融合前常相互诱引,形成完全融合或不完全融合及接触融合三种融合状态。我国已发现并建立了十多个菌丝融合群,其中AG一4是引起黄瓜、冬瓜等立枯病和玉米纹枯病的优势菌群,是个重要菌群。寄主广泛,引致多种作物病害。AG一4菌丝融合群的菌株根据菌核形态及去氧核糖核酸的氮盐基序列同源性又分为AG一4HGI、AG一4HGⅡ两亚群,前者在PDA培养基上形成菌核为暗褐色,后者有1/3~1/2形成灰色至白棕色菌核。
立枯丝核菌分为三大群,一群是多核的立枯丝核菌,具3个或以上的细胞核,菌丝较大型,直径约6~10微米,其有性态为Thanatephoruscucumeris(Frank)Donk称瓜亡革菌。在土壤中形成薄层蜡质状或白粉色网状至网膜状子实层,产生的担子桶形至亚圆筒形,比支撑担子的菌丝略宽一些,担子具3~5个小梗,其上着生担孢子;担孢子椭圆形至宽棒状,基部较宽,大小7.5~124.5~5.5微米,担孢子能重复萌发,在担子上形成2次担子。立枯丝核菌是由单一菌丝尖端的分枝密集而形成或是由尖端紧密地和菌丝密集而形成菌丝结。菌丝融合群不同,在形态、病理、生理和生态方面也不完全相同。至于各融合群的致病特异性及他们之间的内在联。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中越冬,且可在土中腐生2~3年。菌丝能直接侵入寄主,通过水流,农具传播。病菌发育适温24℃,最高40~42℃,最低13~15℃,适宜pH3~9.5。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温度过高易诱发本病。
防治方法
(1)加强苗床管理,科学放风,防止苗床或育苗盘高温高湿条件出现。
(2)苗期喷洒植宝素7500~9000倍液或0.1%~0.2%磷酸二氢钾,可增强抗病力。
(3)用种子重量0.2%的40%拌种双拌种。
(4)苗床或育苗盘药土处理。可单用40%拌种双粉剂,也可用40%拌种灵与福美双1:1混合,每平方米苗床施药8克。药土处理方法同猝倒病。立枯病单发区,单用拌种灵防效不高,须混入等量福美双方可奏效。也可采用氯化苦覆膜法,即整畦后每隔30厘米把2~4毫米的氯化苦深施在10~15厘米处,边施边盖土,全部施完后用地膜把畦盖起来,12~15天后播种定植。
(5)发病初期喷淋20%甲基立枯磷乳油(利克菌)1200倍液,或5%井冈霉素水剂1500倍液、10%立枯灵水悬剂300倍液、15%恶霉灵水剂450倍液;每平方米2~3升。猝倒病、立枯病混合发生时,可用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加50%福美双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淋,每平方米2~3升。也可试用植物生长调节剂移栽灵混剂。视病情隔7~10天1次,连续防治2~3次。
(6)生物防治。利用拮抗微生物进行生物防治。吴氏猪粪堆肥培养拮抗菌Bacilluscereas做土壤、种子及繁殖织织处理,可防治立枯病。
(7)靠近地面的果实,易发生丝核菌果腐病,最好用草绳做成圆圈把瓜垫起,也可喷洒上述杀菌剂进行防治。此外还可选用15%消灭灵(代铜制剂)水剂600倍液、45%土菌消水剂450倍液、80%新万生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8)采用种子包衣。采用种衣剂92号,对种子包衣技术是以种子为载体,将高效内吸杀菌剂、杀虫剂及微量元素、激素等借助成膜剂包衣种子表面,迅速固化成不易脱落的药膜,种子播种后吸水发芽、出苗、生长、种衣剂上的有效成份逐渐被根吸收传导到植株各部,对地上、下的病菌、害虫、老鼠均有防治作用。黄瓜种衣剂92号对蔬菜瓜类均有效。使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5%(有效成分量)折算成商品量为(0.5100)20=2.5克2.5(m1)即2.5ml可拌100克种子。商品有效浓度为20%。
甘蓝霜霉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霜霉病是甘蓝主要病害之一,主要危害叶片,也危害茎、花梗、角果。现将甘蓝霜霉病的病害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发病症状
病斑初为淡绿色,逐渐变为黄色至黄褐色,或暗黑色至紫褐色,中央略带黄褐色稍凹陷斑,因受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或不规则形,湿度大时叶背或叶面生稀疏白色霉状物,发病重的,病斑连成片,致叶片干枯。
防治措施
1、应注意倒茬轮作,尽量不与十字花科重茬。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1%的甲霜灵可湿粉加新高脂膜拌种,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
2、加强管理,实行平衡施肥,避免氮肥偏施过施,多雨区注意清沟排渍;同时在生长阶段及时浇水、中耕除草,喷施新高脂膜防治气传性病菌侵入,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并适时喷施壮茎灵可使植物叶片肥厚、叶色鲜嫩、植株茂盛,天然品味浓。
3、药剂防治,发现中心病株或发病中心时,及时喷药控病,可根据植保要求喷施75%百菌清可湿粉剂、35%甲霜灵等针对性药剂防治,同时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增强药效,提高药剂有效成分利用率,巩固防治效果。
甘蓝黄叶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甘蓝黄叶病又称甘蓝黄蔫病、萎黄病,主要为害甘蓝、芥蓝、花椰菜等十字花科蔬菜。初病株萎蔫、矮心、黄化,芥蓝、结球甘蓝被感染的叶片叶缘变紫,叶基变褐,下部叶片一片接一片地脱落,在叶和植株的感病部位维管束变黑,这种变色多由植株基部向叶缘扩展,别于黑腐病。
病原
Fusariumoxysporumf.sp.conglutinans(Wollenw.)Snyd.etHans.称芥属黄萎镰孢霉,属半知菌类真菌。子座、菌丝初白色,后渐变成褐色至粉红色;有大、小两型分生孢子:大型分生孢子少,圆筒形至镰刀形,两端尖,基部具小突起,多具2~3个隔膜,大小25~333.5~5.5微米;小型分生孢子多,卵形至椭圆形,单细胞,大小6~152.5~4微米;厚垣孢子顶生或间生,不产生分生孢子座、粘分生孢矛团及菌核。
传播途径和发病条件
该菌在土壤中生存,遇有干旱的年份,土壤温度过高或持续时间过长,致分布在耕作层的根系造成灼伤,次生根延伸缓慢,不仅影响幼苗水分吸收,还会使根逐渐木栓化而引致发病。据调查该病在陕西、湖北、四川等地有的年份或反季节栽培发病重,成为白菜生产上的重要病害。
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如长春快菜、沈阳快菜、吉研3号、单杂1号油菜等。
(2)适期播种,一般不要过早,尽量躲过高温干旱季节。
(3)加强田间管理。蹲苗适度,改变蹲满月习惯,防止苗期土壤干旱,遇有苗期干旱年份地温过高宜勤浇水降温,确保根系正常发育。
(4)结合防虫,喷淋或浇灌40%多硫悬浮剂600~7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硫磺悬浮剂800倍液、50%混杀硫悬浮剂500倍液、20%二氯异氰脲酸钠(菜菌清)可溶性粉剂400倍液、12.5%增效多菌灵浓可溶剂200~300倍液,每株浇灌100毫升。隔10天左右1次,防治1次或2次。
(5)施用云大120植物生长调节剂3000倍液或富尔655液肥,667平方米用80克加水30公斤,喷叶2~3次。
(6)施用植物动力2003营养液或黄叶速绿。
紫甘蓝烧心病防治方法
烧心病为紫甘蓝重要病害,分布较广,局部地区地块发生较重,保护地和露地种植均可发病,以露地种植受害重。一般病株占5%~10%,重病地块发病率可达40%以上,严重影响紫甘蓝的产量与品质。
[症状]此病主要在包心期和贮藏期发病。初期叶球外叶叶缘颜色变深,略向外卷,逐渐发展叶缘向下呈湿润状坏死,形成黄褐色至浅紫色不规则坏死斑,边缘常具有色泽较深的界限模糊的侵染带,随后病部细胞组织失水干瘪,叶肉呈纸状,最后叶缘抽缩,多片球叶至数十片球叶发病。轻病株在田间生长期症状不明显,仅收获后纵剖球叶方可见心叶边缘坏死干腐。重病株部分外叶即表现轻度干边,外层球叶大部分坏死干腐,致整个菜球丧失食用价值。
[病因]过去许多方面研究认为,类似于大白菜、甘蓝的干烧心病属结球期生理病害,均系钙供应不足引起的生理病害。由于此期间生长迅速,80%~90%球叶在此期间长成,需要大量包括钙质在内的营养物质供应和适宜的综合环境条件。若综合条件不宜,如此期间天气干旱,土壤返盐,或重施氮肥等,不断增加土壤溶液浓度,相应冲淡了土壤溶液中钙的含量,而影响或阻碍钙的吸收与运输,老叶中积累的钙又不能被再利用,使叶球得不到足够的钙,引致叶球钙的供应不足而出现干烧心病害。现有报道认为,干烧心病是由于土壤中严重缺乏活性猛所致。因为测定典型钙质土中活性锰含量相当低,多为110-6~1010-6,甚至更低,易出现干烧心病,而石灰性土壤活性锰含量很高,可达10010-6或更高,可满足作物对锰的需要,作物含量分析结果也说明干烧心病的菜球含锰量很低,而含钙量病健菜球无明显规律性。由于作物生理代谢极其复杂,目前尚不能准确断定致病原因。但从田间直观调查看,紫甘蓝包心期天气干旱,空气湿度低,土壤干燥缺水,或地势偏高,浇水不匀,或偏施氮肥,尤其是施用尿素或硫铵的地块易发生此病。
[防治方法]由于各地气候、土壤、栽培条件差异较大,防治此病应因地制宜采取措施。首先考虑应用以栽培为主的综合技术,即选择灌溉条件较好的地块种植,平整土地,适期浇水,尤其是包心期遇高温干旱天气要及时浇水,合理适量追肥,注意氮、磷、钾肥配合使用,避免偏施氮肥。在此基础上再试用补钙或补锰技术。补钙可选用0.7%有水氯化钙附加5010-6萘乙酸在包心初期开始分次喷洒心叶,或心叶撒施专用氯化钙缓效颗粒剂。补锰可喷洒0.7%硫酸锰。
荞麦立枯病的病害防治措施
荞麦立枯病为荞麦种植养护管理过程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病害,要注意一旦发现需采取措施及时防治,现将其病害防治措施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1、为害症状
初在茎基部生红褐色凹陷斑,影响荞麦生长发育,严重时引致死亡。
2、形态特征
该菌分为三大群,其中一群是多核的立枯丝核菌,具3个或3个以上的细胞核,菌丝较大型,直径约6~10m,其有性态为Thanatephoruscucumeris(Frank)Donk称瓜亡革菌。在土壤中形成薄层蜡质状或白粉色网状至网膜状子实层,产生的担子桶形至亚圆筒形,比支撑担子的菌丝略宽一些,担子具3~5个小梗,其上着生担孢子;担孢子椭圆形至宽棒状,基部较宽,大小7.5~124.5~5.5(m),担孢子能重复萌发,在担子上形成2次担子。
该菌由单一菌丝尖端的分枝密集而形成或是由尖端紧密地和菌丝密集而形成菌丝结。菌丝融合群不同,在形态、病理、生理和生态方面也不完全相同。至于各融合群的致病特异性及他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在自然界的作用还需进一步明确。
3、传播途径
以菌丝体或菌核在土中越冬,且可在土中腐生2~3年。菌丝能直接侵入寄主,通过水流、农具传播。
4、发病条件
病菌发育适温24℃,最高40~42℃,最低13~15℃,适宜pH3~9.5。播种过密、间苗不及时、温度过高易诱发本病。病菌除为害荞麦外,还可为害多种农作物。
5、防治方法
(1)选用抗病品种。
(2)施用日本酵素菌沤制的堆肥。
(3)提倡施用移栽灵混剂,杀菌力强,且能促进植物根系对不良条件抵抗力,也可在发病初期喷淋20%甲基立枯磷乳油(利克菌)1200倍液或36%甲基硫菌灵悬浮剂500倍液、5%井冈霉素水剂1500倍液、95%恶霉灵精品4000倍液。
牡丹立枯病的防治方法
牡丹立枯病分布广泛,在牡丹种植区都有发生,寄主有牡丹、含笑、大丽花、翠菊、菊花、吊兰等种苗,尤其是松叶牡丹极易感病。
症状种苗茎基部受害后,表面变为褐色,后颜色逐渐加深,发生严重时,根部成黑褐色腐烂,韧皮部被破坏。导致叶片黄化,植株萎蔫,甚至枯死,但不倒状。幼株近地面的潮湿叶片会叶枯,边缘产生黄褐色至黑褐色大斑,呈不规则水渍状,并逐渐蔓延,潮湿时病部可见褐色菌丝体和附着的小菌核。更多绿色尽在
病原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Kuhn.。立枯丝核菌属半知菌亚门,丝孢纲,无孢目。菌丝呈蛛网状,围绕寄生的组织,有横隔,初期无色多油点,呈锐角分枝,老化后菌丝为黄褐色,并呈直角分枝,小枝与主枝相连处不缢缩。立枯丝核菌生长适温为13-26℃,在pH2.6-6.9之间都能发病。
发病特点病菌以菌丝体或菌核在病部或土壤中越冬。通过带菌土壤进行传播,还可通过流水、农具、人畜等传播。该菌喜高湿的环境,所以在夏季雨季易发生,雨量大时发生严重,多年连作地发病常较重。
防治方法
(1)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灌水,提高植株抵抗力,雨后及时排水,保持适当温湿度,晴天要遮荫,以防土温过高,灼伤苗木,造成伤口。秋末冬初将病残物集中烧毁或深埋,减少菌源。
(2)选择较抗病品种栽培。
(3)扦插前,对土壤消毒,用福尔马林50毫升/平方米,加水8-12公斤浇灌于土壤中,1周后进行播种栽苗;或用70%五氯硝基苯粉剂与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等量混合,8-10克/平方米,处理土壤。
青海苗木立枯病的防治方法
苗木立枯病又称幼苗猝倒病,在我国各地苗圃中发生普遍,为害严重。主要危害松、落叶松、杉等幼苗,在短时间内引起苗木大量死亡。有些阔叶树幼苗也能受害。还可危害许多农作物。
一、立枯病分布及危害
世界各地经常发生,可危害阔叶树种和针叶树,除针叶树的柏树有较强的抗性外,都为感病的。以针叶树受害为重,可为害杉属、松属、落叶松属、榆属、臭椿、香椿、样木、剌槐等。
1.发生发展规律
主要危害一年生以下的苗木,特别是出土一个月苗龄时的苗木受害最重,与前做物(马铃薯、瓜类、茄科植物、大豆等感病植物)关系密切,雨天操作,圃地过于粗糙、苗床过低、使用未腐熟的有机肥料、播种不及时等都可造成危害。
2.病原物:有侵染性和非侵染性两类。
非侵染性病原:土壤粘重、板结、土壤积水过多;地表温度过高。
侵染性病原:镰刀菌属(Fusariumspp)、丝核菌属(Rhizoctoniaspp)、腐霉属(Pythiumspp)如:P.debaryanum德氏腐霉和P.alhanidertum瓜果腐霉。少数为交链孢属(Alternariatenuis绿色交链孢霉可为害马尾松苗)。腐霉在土温12~23度时严重。丝核菌4~20度时严重。镰刀菌在20~30度时严重。交链孢菌在13~22度时严重。
3.防治措施
(1)选好圃地,推广山地育苗,因为新垦山地土壤中病菌少,苗木很少生病;或排水良好,利于轮作的圃地,前期作物是易感病植物的,不宜作圃地。
(2)土壤消毒:因猝倒病菌主要来源于土壤,播种前土壤的消毒可以抑制和杀死病菌;
(3)合理施肥,以腐熟的农家基肥为主,适时追肥。
(4)细致整地,做到三耙三犁。改土抗病,适当覆土,厚度要小于1.5cm,
(5)及时播种,避病生长;
(6)药剂防治:五氯硝基苯、代森锌、敌克松等混合使用,75%五氯硝基苯每平方米4~6g/亩。黑矾2%~3%水溶液每平方米9L;
(7)发病后:对于苗木立枯,主要是及时松土,使苗木根系生长发育良好,增强苗木抗病性。发病后可用65%敌克松,每平米4g,与细黄心土拌匀后,撒于苗木颈部,再松土一次,使药剂与苗木根部接触,可抑制病害扩展。或70%敌克松500倍喷雾后,无论何种药剂,都要用清水喷洗。如有茎叶腐烂则可用1:1:120~170的波尔多液,10~15d一次喷施。
云杉紫纹羽病的病害防治方法
云杉叶上有明显粉白气孔线,远眺如白方缭绕,苍翠可爱,作庭园绿化观赏树种,可孤植、丛植或与桧柏、白皮松配植,或做草坪衬景。它的园林作用剖多,因此种植云杉的人也越来越多,但它的病虫害防治却一直困扰着种植户。现将云杉紫纹羽病防治方法介绍如下,可供参考。
云杉的病虫害很多,其中它的紫纹羽病最为严重,如不及早防治,将有毁灭性的危害,一般这种病害主要攻击根部,渐渐的会出现紫黑色的羽状物,最后导致植株枯萎死亡。
云杉紫纹羽病的防治方法主要有四种,不同的情况要区别对待。
一、对于病害较轻的云杉树,我们只需要刮除患部并涂药保护即可。
二、对地上部表现生长不良的果树,秋季应扒土晾根,并刮除病部和涂药.挖开根区土壤寻找患病部位。
三、对于主要为害细、支根的紫纹羽病要根据地上部的表现,先从重病侧挖起,再详细追寻发病部位。
四、找到患病部位后,要根据不同情况,进行不同处理。局部皮层腐烂者,用小刀彻底刮除病斑,刮下的病皮要集中处理,不要随便抛掷;也可用喷灯灼烧病部,彻底杀死病菌。整条根腐烂者,要从基部锯除,并向下追寻,直至将病根挖净。
大部分根系都已发病者,要彻底清除病根,同时注意保护无病根,不要轻易损伤。清理患病部位后,要在伤口处涂抹杀菌剂,防止复发;对于较大的伤口,要糊泥或包塑料布加以保护;对于严重发病的树穴,要灌药杀菌或另换无病新土。
所用药剂有50%代森铵水剂100~150倍液。此外,40%福美砷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2度石硫合剂、40%五氯硝基苯粉剂50~100倍毒土等也可用。对病株周围土壤,用70%五氯硝基苯粉每株0.2公斤,配制成1:50~100的药土,均匀撒施病株周围土中。或用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500倍液灌根。对病重树尽早挖除,搜集病残根烧毁。
《紫甘蓝立枯病的病害防治方法》由植物百科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了解植物百科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植物病害知识”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