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汇拦沙促淤植物种植。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种植植物,丰富的肉质感让很多人喜欢。下面就给大家带来植物种植等相关内容,帮助大家学会植物种植。感谢您的阅读,植物59网小编向您推《【河南】围绕供给侧改革促小麦增产增收》,欢迎您参考,希望您喜欢!

去年以来,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河南省坚持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稳粮增收可持续、提质增效转方式为目标,以高标准粮田建设为基础,强化生产管理,加快集成技术应用,全力抓好夏粮生产。当前,河南省小麦收获已过八成,有望实现增产。

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落实。认真落实粮食安全省长责任制,把粮食生产纳入各级政府目标考核。建立粮食生产联席会议、领导联系点、专家指导等制度,确保领导到位、措施到位、指导到位、服务到位。认真落实产粮大县奖励、农业支持保护补贴等支农惠农政策,切实调动政府抓粮和农民种粮积极性,为粮食和口粮持续增产奠定了坚实基础。

优化品质结构,提高供给质量。河南是全国小麦第一大省,常年种植面积8200万亩左右,产量占全国1/4强。针对强筋、弱筋小麦供给存在缺口,混种、混收、混储、混用和产销脱节等问题,河南省按照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的基本思路和专种、专收专储、专用的工作路径,推进优质专用小麦发展,2017年全省优质专用强筋、弱筋小麦发展到600万亩。具体措施为:划定优质专用小麦生产区,推进布局区域化;开展单品种集中连片种植,推进经营规模化;落实配套栽培技术,推进生产标准化;加强产销对接,推进发展产业化;对种植户进行补贴,提高积极性。

建设高标准粮田,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实施藏粮于地战略,自2012年以来,河南省加强涉农项目资金整合力度,加快高标准粮田建设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今年4月底,全省累计整合各类涉农项目资金592亿元,建设高标准粮田5583万亩,完成规划面积的87.7%。

强化生产管理,努力实现小麦稳定增产。加强生产指导。在小麦生产关键农时季节,及时组织专家分生育期制定生产管理技术意见,并成立技术指导组,分市包县开展督导指导。加强防灾减灾。针对麦播期持续降雨和小麦灌浆期倒伏,第一时间派出专家技术指导组,赶赴灾区开展指导。加强病虫防控。全省小麦条锈病防治面积4690万亩次、赤霉病防控面积4662万亩次,是历年同期预防面积最大的一年,实现了虫口夺粮。加强夏收指导。建立农业厅领导分片联系制度,及时掌握各地收获进展情况,指导帮助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

加强集成技术推广应用,促进小麦节本增效。开展重大技术推广,选择水肥一体化、机械化烘干等关键技术,对粮食规模经营主体推广重大技术给予补助。开展小麦绿色高产高效整县创建,集成推广一批绿色高产高效技术模式。发展现代植保,大力扶持植保社会化服务组织,全省植保服务组织达到4423个,植保机械装备总数达到13.1万台。加快现代农机推广应用,小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8%以上,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大力实施农药化肥零增长行动,今年小麦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面积达到6826万亩,减少施肥8.33万吨,亩均节本增效42.6元。ZW59.COM

精选阅读

中鹤践行农业供给侧改革 优质大豆喜获丰收


金秋十月,在河南省浚县中鹤集团鹤飞农机合作社5万亩优质大豆种植区现代化收割机来回穿梭。2016年中鹤集团积极践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自身流转的5万亩耕地搞粮豆轮作,全部种植优质大豆,近日喜获丰收。

中鹤集团鹤飞农机合作社车师傅抓起一把大豆,丢一颗到嘴里,脸上露出丰收的喜悦。

粮豆轮作实现藏粮于地

中国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中国农业经济运行中有总量平衡问题,但结构性问题更为突出,要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力气推进种植业、畜牧业结构调整,重点是调减玉米种植面积,推动粮经饲统筹、农牧林结合、种加养一体。

2016年中鹤集团积极践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自身流转的5万亩耕地全部种植大豆,搞粮豆轮作。河南省浚县中鹤集团鹤飞农机合作社王彦军告诉记者,粮豆轮作后,大豆每亩产量能增加20斤至30斤,玉米产量可以提高5%~10%。并且每亩地少施化肥十几斤,减轻了土壤板结,增加了有机质,土壤营养状况得以改善,有利于土地的保护。

一年种玉米,一年种大豆,这样的轮作一方面减少了化肥使用量,另一方面大豆固氮肥田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改善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肥力,有利于实现藏粮于地。合作社负责人王彦军接受中国经济网记者采访时说。

粮豆轮作还为合作社土地整理提供了便利。据鹤飞农机合作社农技经理张明胜介绍,大豆收割时间早,有足够时间完成整地,这对增强土壤蓄水保墒能力,提高耕地的抗旱、抗涝能力,具有积极作用,还可减轻低温冷害对农业的影响。

此外,粮豆轮作还可以减轻病虫害和杂草危害。轮作可改变某些病菌、害虫的生存环境,减轻病虫害;一些伴生或寄生性杂草如小麦田间的燕麦草、豆科作物田间的菟丝子,轮作后由于失去了伴生作物或寄主,可被消灭或抑制为害。

优质大豆收割现场

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积极发展大豆生产

据农业部数据统计:2015年我国大豆种植面积仅为9756万亩,种植面积不断下滑。上世纪50年代末,大豆种植面积曾达到1.9亿多亩,2005年时大豆面积为1.4亿多亩,但到了2015年,大豆面积仅为9756万亩,比2005年减少4630万亩。

近年来,受比较效益下降、进口冲击等影响,大豆生产出现下滑,产需缺口扩大。2015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达到8169万吨,为历年之最,占全球大豆贸易量的70%左右,已是世界第一大大豆进口国。

据预测,未来5-10年我国大豆年需求增量约400万吨。目前,我国大豆平均亩产只有120公斤左右,而美国平均亩产214公斤、巴西平均亩产191公斤、阿根廷平均亩产185公斤。距离世界先进水平仍有差距。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围绕人的需求进行生产,使农产品供给在数量上更充足,在品种和质量上更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当务之急,要加大去库存、降成本、补短板力度,提高农业效益和农产品竞争力,加强农业基础设施等薄弱环节,增加市场紧缺农产品的生产。

2016年4月,农业部公布了《关于促进大豆生产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着力调整优化种植结构,积极发展大豆生产,提升大豆生产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意见》要求,进一步明确大豆生产发展的思路原则和目标任务。一是扩大面积。力争到2020年大豆面积达到1.4亿亩,比2015年增加4000万亩。二是提高单产。力争到2020年大豆平均亩产达到135公斤,比2015年提高15公斤。三是提高品质。力争到2020年食用大豆蛋白质含量提高2个百分点,榨油大豆含油率提高1个百分点。四是提高效益。通过加快科技创新、经营体制创新、加大政策扶持,实现增产增效、节本增效、提质增效。

优质大豆收割现场

积极践行粮改饲、种加养,提升品质,增加效益

近年来中鹤集团在土地流转过程中,特别是在实现土地集约化经营和农业规模化生产中,发现以往的农业产业结构不符合规模农业的规划,籽用玉米种植难以实行全程机械化,于是流转后的耕地改变传统的小麦、玉米季节轮作方式,改籽用玉米种植为饲用玉米种植,实现了小麦、饲用玉米种植的全程机械化。种植结构的转变,为农牧结合、生态循环提供了条件。

推进结构性改革,是兴农之要。当前农业面临的诸多矛盾和难题,表现各不相同,但病根都出在结构方面。着力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农产品由低水平供需平衡向高水平供需平衡跃升,既能解决当前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更有利于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是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

农业方式怎么转,种养结构怎么调,最基本的就是,优化结构、因地制宜,提升品质,增加效益。就是要确保农民的种植收益。中鹤集团通过粮改饲发展全株玉米青贮,或者大豆种植,可以提高优势产区的种粮效益,能够改土增粮,藏粮于地。举例来讲,按我国目前平均水平测算,种普通玉米一亩地收获400公斤籽粒和440公斤秸秆,总收入约800元。而种专用青贮玉米如按3500-4000公斤计算,总收入1200-1500元。由于全株青贮玉米收割时省去了脱粒、晾晒、处理秸秆等环节,能够有效缓解收割时农村缺青壮年劳动力的问题,关键是粮改饲还可以带动秸秆循环利用和转化增值,减少焚烧造成的环境污染,可以说是经济效益与社会生态效益共赢。

中鹤集团在保证青贮玉米种植响应国家种加养、粮改饲的基础上,实现粮豆轮作积极践行中央农业三大任务之二调减玉米、增加大豆。集团用青贮玉米、大豆秧和小麦秸秆发展规模化肉羊、肉牛养殖,推动畜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畜禽标准化规模养殖,大力发展牛羊等草食畜牧业和草业。大幅提升了牛羊肉的生产能力、水平和产品质量。牛羊养殖粪污经过无害化处理后,作为有机肥施用于粮食和果蔬种植,减少农业种植中农药、化肥的使用,实现农业循环生产和环境保护。形成了地种粮、粮结秆、秆喂羊、羊拉粪、粪还田的绿色、低碳农业。以此提升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综合供给能力,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水稻想要增产增收,这六大要点很重要!


我国的东北地区、中部地区是种植水稻的主要产地,有农户反映现在的水稻越来越不好种植,产量也越来越低。那么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总结了一下水稻增产增收的高效种植技术,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1、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

选择优良品种是生产优质水稻的重要基础。应该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区生产的优质、高产、抗性强的品种。优质稻米品种确定之后,经过晾种、盐水选种、浸种消毒、催芽等程序后,于4月上中旬开始育苗,可进行旱育苗、盘育苗。

2、适期播种

适期播种、移栽是生产优质水稻的关键。根据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安排水稻的播种期,包括:抽穗扬花、灌浆、结实期,要使这3个关键时期的温度适宜。

水稻壮秧的标准是根系发达,颜色发白,秧苗基部扁粗、健壮,叶色浓绿不披垂,幼苗均匀整齐、秧龄适宜。抛秧和旱育秧具有早生快发、返青期较短、结实率高、抗性强、有效分蘖率高等特点,因此,旱育秧和抛秧是生产优质水稻的最佳选择。生产优质常规水稻的旱育秧播种量为每平方米苗床播45-50克,均匀播种。

3、加强苗床管理、培育壮秧

在播种至立针期,要保温保湿,温度保持28-32℃,土壤水分要达到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0%-80%,覆膜保湿,保证出苗整齐,培育壮秧;在立针期至2叶期。要促下控上,促进根系生长,棚温保持25℃,及时通风炼苗;在2叶期至3.5叶期,要“促根系”,控制水分和棚温,防徒长,防病,通风炼苗。棚温保持在22℃左右;在3叶期至插秧,突出“壮”字。这一时期的目标是蹲苗壮根,促分蘖,逐渐揭膜,大通风。

4、选地与移栽

①选好地块。选择有机质含量中等的地块,以秋整地为好,秋翻深度在15厘米左右,这样做的好处是经过冬、春两季的冻融交替,可以促进土壤内有机质分解,提高土壤通透性,使之形成一个有利于优质米生产的生态环境。

②移栽时期与栽培密度。移栽时期大约在5月下旬至5月末以前结束。水稻的栽培密度对水稻品质的影响较大。栽培不宜太密,也不宜超稀植。抛秧的栽培方式:根据苗龄大小,适宜密度为每亩抛秧1.5-1.8万窝。

旱育秧的栽培方式:一般实行宽行窄株条栽,以东西向为宜,优质杂交稻每亩栽植秧苗少于常规杂交稻,少栽培500-1000窝。一般情况下,优质水稻每亩秧苗控制在10-14万,适于密植、株形紧凑的品种可根据具体情况适当增加种植密度。

5、合理施肥

水稻施肥的总原则是增加施用有机肥,合理使用磷、钾、肥、硅肥,巧施优质生物菌肥和微量元素肥,控制氮肥的用量。

具体施肥方法:农家肥翻地前施入,耙地时施底肥,纯氮60-70千克,磷肥50-70千克,钾肥30-40千克,硅肥全层施入。分蘖期施纯氮30千克,穗肥施氮肥20千克,钾肥30-40千克。不可使用含氯的化肥,收获前30天不施任何化肥。

6、合理灌溉

在水稻生长前期,水分管理的目的是要减少无效分蘖和主穗与分蘖穗之间的差距。水稻生长后期,水分管理的目的是提高水稻根系的活力,从而提高稻米的品质和产量,这是水稻生产过程水分管理的重要时期。

全生育期实行浅水灌溉,水层保持3-4厘米,干湿交替,插秧前灌花达水,插秧后水层稍加深护苗;分蘖期浅水促分蘖;有效分蘖终止期,晒田7天左右,晒至田间出现裂缝;幼穗分化期、抽穗期和灌浆期要浅水灌溉,不宜断水过早,干旱季节要抗旱灌水,以免脱水过早影响稻米的外观品质和蒸煮食味品质;灌浆成熟期要做到干湿壮籽;黄熟期排水晒田;黄熟期排干,但不能早排,收获前10天前撤水,以促进成熟;收割时,做到田间无水,以免稻谷浸泡在水中影响米质。

以上就是水稻增产增收的六大要点,种植水稻的农户们,想要水稻增产增收,一定要掌握好以上六点,选择优良品种,科学管理。

关于种植水稻的内容就讲到这里,欢迎阅读植物59网其他农业内容。

种小麦沼液浸种促增产办法


沼液中含有多种活性、抗性和营养性物质。利用沼液浸泡可促进小麦种子新陈代谢活动,使小麦出苗整齐,根系发达,长势旺,增强抗寒抗病能力,提高小麦产量。据试验小麦沼液浸种可增产5%~7%。具体作法是在播种前一天将小麦种子浸泡在沼液中,浸泡时间长短以小麦吸足水分为标准,后用清水洗净即可播种。由于该项技术简便、安全、效果好,不需要投资,宜在农业生产中推广。

一、技术要点

1.晒种:为提高种子吸水性,沼液浸种前,将种子翻晒1~2天,清除杂物,以保证种子纯度和质量。

2.清理沼气池出料间:将出料间浮渣沉渣尽量清除干净,以便沼液浸泡种子。

3.装袋浸种:选择透水性好的编织袋和布袋装种子,并留出适当空间,以防种子吸水后胀破袋子。浸种时用绳子一端系袋口,一端固定在池边,使种子完全浸泡在沼液中,浸泡时间在12小时左右。

4.清洗播种:沼液浸种结束后,应将种子放在清水中淘净,然后播种。

二、注意事项

1.作为沼液浸种的沼气池,一定要正常产气使用在1个月以上,废池、死池的沼液不能作浸种用。

2.浸种时间不可过长,以种子吸足水分为好。

3.沼液浸过的种子,都应用清水淘净,然后播种。

4.注意将池盖及时还原,以防人畜坠入池内。

宁陵县推进种养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项行动方案(2022-2019年)


宁政〔2017〕21号

宁陵县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宁陵县推进种养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专项行动方案(2017-2019年)的通知

各乡(镇)人民政府、管委会,县政府各部门:

现将《宁陵县推进种养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项行动方案(2017-2019年)》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2017年5月8日

宁陵县推进种养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项行动方案(2017-2019年)

为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进一步优化我县种养业结构,扩大农产品有效供给,扎实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市场竞争力,根据《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南省推进种养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项行动方案(2016-2018年)的通知》(豫政〔2016〕75号)和《商丘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商丘市推进种养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专项行动方案(2017-2019年)的通知》(商政〔2017〕17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提高质量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以发展多种形式规模经营为引领,以种养结构调优、加工能力调强、经营规模调大、产业链条调长为方向,大力发展优质小麦、优质花生、优质草畜、优质果蔬,着力推进全县农业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发展产业化,强化创新引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供给效率,使农业供给与市场需求更加契合有效。推进种养业结构调整,要注意把握好三个前提,一是保障粮食安全,按照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原则,时刻绷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二是改善生态环境,发挥农业的生态和服务功能,以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农产品质量的提高。三是增加农民收入,在结构调整中不断开辟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确保农民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二)基本原则。

1.布局区域化。因地制宜,结合我县农业资源禀赋、环境容量和发展基础等因素,优化作物区域布局。

2.经营规模化。抓住土地三权分置的机遇,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以规模化带动产业发展,形成市场竞争优势。

3.生产标准化。以提高农产品质量为中心,健全农业标准化体系。着力打造原产地整体品牌、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知名品牌,逐步建成一批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的优质农产品基地和产业集群,增强和扩大我县农产品品牌影响力。

4.发展产业化。树立大农业、全链条发展的理念,大力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拉长产业链条,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和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引导龙头企业集聚发展。

(三)主要目标。到2019年,压缩普通玉米面积10万亩,结合农业产业扶贫,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大力发展区域优势特色农产品。全县种植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发展符合企业加工标准的优质专用小麦10万亩;优质油用、食用花生30万亩;优质水果25万亩;优质瓜菜20万亩。全县养殖业结构调整的目标:新增肉牛4000头,新增奶牛900头,新增饲料作物种植面积2万亩。农产品加工转化率提高到65%,加工增值率提高到1∶3左右,全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营业收入占全县的比重提高到28%,从业人员占全县的比重提高到3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稳步提高。

二、重点任务

推进种养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点任务是,在确保口粮安全的前提下,优化产业结构、品质结构和区域结构,聚焦四优两促,发展名特优新农产品。

(一)发展优质专用小麦。加快优化小麦品种和品质结构,推进优质专用小麦集中连片种植,实行专种专收专储专用,实现优质优价。在具体措施上,依托乡、村基层组织,整建制推进优质专用小麦发展,支持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实施规模化生产;立足我县农产品加工优势,引导小麦加工企业与规模经营主体发展订单生产,实现产销对接,以宁陵县双马面粉有限公司、河南省豫宁面业有限公司、宁陵县豫峰面粉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为载体,打造一批具有地域特点的优质专用小麦基地。到2019年,全县发展以加工馒头粉、面条粉为主的优质专用小麦基地10万亩。

责任单位:县农业畜牧局、县农机局、县粮食局、县供销社、中央储备粮宁陵直属库、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列第一位的为牵头单位,下同。

(二)发展优质花生。加快培育和引进国内外市场前景好、附加值高的优质高油酸油用型、食用型花生品种,提高优质花生标准化生产水平,围绕播种、收获、摘果、干燥、脱壳等关键环节,加快先进适用农机装备推广应用,加速农机农艺融合,推进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根据我县西部地区砂壤土资源优势,重点发展优质大果花生,打造一批具有宁陵特色的优质花生基地。到2019年,全县发展优质油用、食用花生30万亩,间作套种白腊杆10万亩,建设花生高产高效示范基地1个;建设花生秸秆畜用清洁化生产试验示范区1个;花生单产增长10%,总产提高到10.5万吨以上;优质油用、食用花生比率达到50%以上;花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力争突破70%。

责任单位:县农业畜牧局、县农机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三)发展优质草畜。坚持稳猪禽,促牛羊,强奶业的发展思路,提高畜禽良种覆盖率和标准化规模养殖比重,推进全县畜牧业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促进猪、禽、牛、羊协调发展,打造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优质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在具体措施上,要抢抓全省支持肉牛奶牛产业发展的机遇,着力扩大优质奶牛、肉牛生产规模,提升优质草畜发展水平。一是发展优质饲草生产。推广青贮、微贮、氨化等实用技术,提高花生、玉米、小麦等农作物秸秆饲料化利用率,积极争取上级粮改饲项目,抓好粮改饲试点工作,在青贮玉米和优质牧草种植方面,做到以养定种,以种促养,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支持牧源养殖有限公司、天浚养殖有限公司、宁陵县宁宝种猪有限公司、商丘圆梦牧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发展订单农业。二是推进良种繁育体系建设。积极开展奶牛肉牛品种改良,引进优质奶牛肉牛新品种(系),实施好奶牛肉牛良种补贴项目,应用胚胎移植、性控冻精等高新生物技术,加快良种扩繁速度。三是扩大奶牛、肉牛生产规模。加快奶牛、肉牛养殖基地建设,推进奶牛养殖小区牧场化转型,提升奶牛单产水平;支持肉牛基础母牛养殖和肉牛育肥。四是持续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新建、改扩建养殖场要高标准设计,引进智能化、现代化养殖设备,注重粪污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推广饲养管理新技术,推进畜牧业绿色生态可持续发展。要突出抓好奶业生产,抓好适度规模肉牛养殖,促进肉牛生产再上台阶。到2019年,全县新增肉牛4000头、新增奶牛900头,新增饲料作物种植面积2万亩。

责任单位:县农业畜牧局、县农机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四)发展优质果蔬。充分发挥宁陵中国酥梨之乡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等区域公共品牌的影响力,提升品牌知名度,着力扶持一批质量过硬、特色突出、有市场竞争力的果蔬品牌,带动全县优质果蔬产业发展。

到2019年,重点在石桥镇、逻岗镇、孔集乡等乡(镇)发展优质酥梨基地22万亩,在阳驿乡等乡(镇)打造设施葡萄基地2万亩,在乔楼乡、赵村乡等发展桃生产基地1万亩,果树面积稳定在25万亩;以阳驿乡、程楼乡、城郊乡、赵村乡、孔集乡、逻岗镇和柳河镇为重点,发展黄瓜、辣椒、大蒜、西甜瓜、茄果类等瓜菜基地15万亩(含复播),带动全县发展优质瓜菜20万亩。

责任单位:县农业畜牧局、县农机局、县林业局、县文广旅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五)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树立大农业、全链条的发展理念,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培育壮大主导产业,引导龙头企业向优势产区集聚发展,做大农产品原料基地,做响农产品品牌,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点支持河南省福润食品有限公司、河南省张弓酒业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扩大生产规模,延长产业链条,培育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国家级、省级产业化集群。到2019年,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23家以上,其中省级3家以上、市级20家以上;农业产业化集群达到5个以上,其中省级集群达到2个以上、市级集群达到2个以上,其它集群1个以上;销售收入10亿元至30亿元集群达到2个。

责任单位:县农业畜牧局、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林业局、县工信科技局、县商务局、县工商质监局、县粮食局、各乡(镇)人民政府、县产业集聚区管委会

(六)促进现代农业服务业发展。

1.培育多元社会化服务组织。充分发挥公益性社会服务组织作用,加强基层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治、综合执法、市场信息等农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大力培育各类农业生产性社会化服务组织,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领办物资、技术、信息、管理等综合服务超市,开展单项服务、套餐服务和一站式全程服务。支持供销社、粮食、邮政系统发展农资连锁经营和参与合作式、订单式农技推广服务。

责任单位:县农业畜牧局、县委农办、县林业局、县工商质监局、县农机局、县供销社

2.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推进种养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培育壮大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深入开展示范合作社、示范家庭农场创建活动,规范管理,整合提升,切实提升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自身发展水平。鼓励发展农民合作社联合社,增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农民增收能力。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适应市场需求,增加有效供给,提高供给质量,扩大中高端供给,改变目前农产品优的不多、多的不优的现状。支持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发展种养业的精深加工,推动产品转型升级和品牌化建设,提高市场竞争力。发展循环农业,实现高效优质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和谐发展。大力支持农民工、大学生、退役士兵和科技人员等返乡下乡人员到农村创业创新,重点支持年轻人在农村发展农业新产业、新业态。

责任单位:县农业畜牧局、县委农办、县林业局、县工商质监局、县人社局、县农机局、县供销社

3.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确保2017年底全部实现确权到户,推动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鼓励通过土地经营权流转、股份合作、土地入股、联耕联种、土地托管等多种形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大力培育各类农业生产性服务组织,围绕耕种管收等关键环节,支持代耕代种、病虫害统防统治等专业化、规模化、社会化的农业生产性服务。完善工商资本租赁农地准入、监管和风险防范机制。健全县乡农村经营管理体系、加强对土地流转和规模化经营的管理服务。

责任单位:县农业畜牧局、县委农办、县编办、县国土资源局、县林业局、县工商质监局、县农机局、县供销社

4.推进农业信息化。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加快推进农业物联网区域示范工程建设,在高标准粮田规划区、优质花生标准化示范区、设施农业和畜禽水产养殖基地推广基于环境感知、实时监测、自动控制的网络化农业环境监测系统。

责任单位:县农业畜牧局、县发改委、县商务局、县工信科技局、县水利局、县林业局、县国土资源局、县农机局、县邮政局、县供销社

5.推进农业物质装备现代化。积极推进农业机械大型化、智能化,促进信息化技术与农机农艺相结合,提升农业设施装备智能化水平。开展主要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推进行动,建设机械化作业示范区。

责任单位:县工信科技局、县农业畜牧局、县发改委、县商务局、县水利局、县林业局、县国土资源局、县农机局、县邮政局、县供销社

6.创新农村金融保险体系。创新涉农金融产品和服务,稳妥有序推进农村承包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创新涉农融资担保方式,推动大型农机具、专利权、商标权、股权、债权、保单、仓单等纳入抵(质)押担保范围。扩大农业保险覆盖服务,鼓励保险公司大力开发地方特色农业保险产品以及各类保障适度、保费低廉、保单通俗的农业保险产品。创新合作保险,探索建立农民和保险公司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保险合作机制。鼓励开发天气指数保险、价格指数保险、农产品质量保险、保险+期货等新型产品。对符合贷款条件的涉农企业和种养农户,由保险机构直接给予融资+保险的一揽子资金和保险支持,政府给予相应农户贷款贴息和保费补贴等政策支持。

责任单位:县政府金融办、县人行、县财政局、县工商质监局、县国土资源局、县住建局、县农业畜牧局、县林业局、县农机局

7.推进标准化农业生产。建设全程可追溯、互联共享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平台,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面加强农业标准制修订工作,并依据标准制定配套的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开展高标准粮田标准化示范区、优质花生绿色高产高效标准化示范基地、园艺作物标准园、畜禽标准化健康养殖示范场建设。按照生产标准化的要求,抓好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推广公司+基地+农户+标准化的生产经营模式,推行减量化生产和清洁生产技术,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快实现生产设施、过程和产品标准化,提升农产品品质、品相、品牌。着力打造原产地整体品牌、区域公用品牌和企业知名品牌,增强和扩大我县农产品品牌影响力。

责任单位:县农业畜牧局、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国土资源局、县工信科技局、县林业局、县交通运输局、县工商质监局、县农机局、县供电公司

8.创新农产品流通体系。推进批发市场、农贸市场和产地直销配送市场建设,改造升级一批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快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重点建设、改造低温运输等冷链配送设施,鼓励集中产销区,培育冷链物流企业,建设一批冷链物流体系。建立市场与产地相匹配的农业信息化服务平台,升级改造益农信息社等电商平台,开展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支持优专特、三品一标一村一品和乡村旅游资源进入电商平台,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农业电子商务。

责任单位:县商务局、县农业畜牧局、县工信科技局、县农机局、县邮政局、县供销社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全县各级各部门要充分认识推进种养业结构调整的重要意义,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强化部门协同,共同推进种养业结构调整。各乡(镇)要成立领导小组,研究制定具体实施办法,细化政策措施。

(二)明确工作责任。县农业畜牧局要强化对种养业结构调整工作的组织指导,密切跟踪工作进展,及时总结和推广经验。县财政局要围绕支持种养业结构调整工作,研究制定支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财政政策。县国土资源局要合理保障农业产业发展用地,特别要充分考虑农业产业发展尤其是规模化畜禽养殖的需要,合理确定用地标准,预留用地空间。县供电公司对花生、玉米等烘干机械用电要按农业生产用电价格执行。县直各相关部门要密切配合,建立责任机制,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完成任务。

(三)强化督查考核。为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县政府将开展多种形式的督促检查,建立观摩、评估、通报和奖惩制度,切实推进各项举措落地。建立问责机制,对推进不力者进行督办和问责。各乡(镇)也要建立相应的督查和通报制度。

附件:1.宁陵县种植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分解表

2.宁陵县养殖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任务分解表

2022年种植“第四主粮”马铃薯有补贴吗?怎样增产增收呢?


在马铃薯被引种到中国将近五个世纪后,这种多年生草本作物开始正式被确定为中国人的主粮之一。据央视报道,预计到2020年,马铃薯种植面积扩大到1亿亩以上,适宜主食加工的品种种植比例达到30%,主食消费占马铃薯总消费量的30%。那么什么是马铃薯主粮化?马铃薯有补贴吗?大范围种植马铃薯是否存在风险?

什么是马铃薯主粮化?

马铃薯主粮化的内涵,就是用马铃薯加工成适合中国人消费习惯的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产品,实现目前马铃薯由副食消费向主食消费转变、由原料产品向产业化系列制成品转变、由温饱消费向营养健康消费转变,作为我国三大主粮的补充,逐渐成为第四大主粮作物。

马铃薯有补贴吗?

1)中央财政对马铃薯实施脱毒种薯扩繁和大田种植补贴,每亩补贴100元,补贴对象为农民、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或企业;

2)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资金从之前的6亿元增加到10亿元,增长了67%,主要用于马铃薯和果蔬储藏保鲜,其中1亿元专门用于支持马铃薯主食产品开发。

3)有关部门将完善马铃薯生产扶持政策,落实农业支持保护补贴、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鼓励各地对马铃薯加工企业实行用地、电、水、气等价格优惠;

4.加大对马铃薯生产的投入,支持种薯生产、贮藏设施建设、标准化生产技术推广、市场与信息服务等环节;

5.积极探索马铃薯产业信贷保障和保险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对马铃薯主食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增加授信额度,实行优惠利率。

大范围种植马铃薯是否存在风险?

1)从耕作方面,要提高优良品种的使用率,优良品种和优质品种是两个概念。控制好生产中的病虫害,特别是晚疫病,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要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

2)马铃薯在中国种植虽已有400多年的历史,但大多是鲜食菜用。马铃薯年人均消费量仅为41.2公斤,远低于欧美国家水平,且消费结构单一。所以要引导大众认识到马铃薯的营养价值,推进把马铃薯加工成馒头、面条、米粉等主食,用加工技术的改进来适应百姓的传统食用方式。

3)除了饮食习惯等因素,成本是制约马铃薯成为中国人新主粮的主要因素之一。目前,五斤马铃薯才能出一斤粉,成本还是比较高的。技术问题解决以后,如何解决成本偏高的问题,将是今后的重点。

《【河南】围绕供给侧改革促小麦增产增收》由植物种植编辑撰写而成,内容素材主要来源于网络,希望您在种植植物过程中能帮到您!我们把大量的“南汇拦沙促淤植物种植”内容汇集于专题再现给您,希望您喜欢!

相关推荐